脑梗专家张丽娟重生回十年前,带着智能手环预警,既要躲过自身健康危机,还要反击抢成果的刘红梅,职场厮杀正式开场!
01
凌晨三点,仁心医院神经内科值班室的灯刺得人眼睛发疼。张丽娟猛地从桌上惊醒,额角的冷汗顺着口罩边缘往下滑,手里还攥着半支没写完的病历笔。
“张主任?您咋在这儿睡着了?”护士小周端着治疗盘进来,吓了一跳,“刘副主任刚还来问,3床的溶栓方案您批了没。”
刘副主任?张丽娟的心脏骤然缩紧,像被止血钳狠狠夹住。这个称呼……她不是应该在停尸间里,感受着脑梗后全身肌肉一点点僵硬吗?
“我睡了多久?”她哑着嗓子问,指尖摸到手腕上的硬物——那只灰扑扑的智能手环,是十年前她带队研发的初代原型机,早该在实验室的角落积灰了。
“也就半小时吧。”小周把治疗盘放在桌上,“您都连轴转36小时了,刘主任说急诊还有台取栓手术,指定要您主刀呢。”
张丽娟的目光扫过墙上的电子日历——2014年6月18日。
她真的回来了。回到了35岁,回到了她申报“脑梗高危人群筛查项目”的关键周,回到了……一切悲剧开始之前。
手环突然震动起来,屏幕上跳出一行红色小字:【血压165/102mmHg,心率118次/分,脑血管血流速异常升高】。
这串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她眼里。前世就是这个月,她总觉得头晕,却以为是累的,直到十年后躺在手术台上,才从年轻医生的讨论里听到“无症状脑缺血”这个词——原来她早给自己判了死刑。
“张主任?”小周见她发愣,又喊了一声。
“手术让刘红梅去做。”张丽娟摘下口罩,露出一张因缺血而泛白的脸,“告诉她,我需要休息。”
小周吓得手里的针管差点掉了:“可……刘主任说那台手术难度高,只有您……”
“她是副主任医师,有独立手术资质。”张丽娟按下手环的记录键,金属外壳的凉意透过皮肤渗进来,“去告诉她,这是医嘱。”
话音刚落,值班室的门被推开,刘红梅踩着高跟鞋走进来,白大褂的扣子扣得一丝不苟,嘴角挂着标准的微笑:“丽娟,听说你不舒服?”
张丽娟抬头看她。眼前的刘红梅还没后来那么臃肿,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精明,手里拿着的文件夹,封面上隐约能看到“科研项目申报”的字样。
“有点头晕。”张丽娟晃了晃手腕上的手环,“刚测的血压不太好,可能得歇会儿。”
“哎呀,你就是太拼了。”刘红梅走过来,状似亲昵地想碰她的额头,被张丽娟侧身躲开。她的手僵在半空,随即若无其事地翻开文件夹,“正好我来是想问问,你的筛查项目申报书改得怎么样了?院里催得紧,我帮你看看?”
张丽娟盯着她的眼睛。就是这双眼睛,前世在她昏迷前,曾带着怜悯说“丽娟啊,你的体检报告我看了,小问题,先把手术做完再说”——后来她才知道,那份报告上明明白白写着“颈动脉斑块脱落风险极高”。
“不用了,我自己能处理。”张丽娟拿起桌上的申报书草稿,故意让手环的摄像头对着封面拍了张照,“对了,刘姐,上次让你帮忙整理的文献综述,能先给我吗?申报书里得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