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刘红梅的笑容淡了些:“还没弄完呢,最近科里事多。要不你先把申报书给我,我帮你穿插进去?”

“也行。”张丽娟突然笑了,从抽屉里拿出一沓复印件递过去,“我怕原稿弄丢,先给你这个吧,原稿我还得再核对核对。”

刘红梅接过复印件时,手指明显顿了一下。张丽娟清楚地看见,她指甲缝里还沾着点蓝黑墨水——那是她专门用的申报书专用墨水。

“那我先去忙了,你好好休息啊。”刘红梅捏着复印件,转身时高跟鞋的声音比来时急了半拍。

门关上的瞬间,张丽娟立刻点开手环的加密文件夹。里面躺着她刚才偷拍的封面照,带着精确到秒的时间戳——2014年6月18日3时47分。

这是她的第一份证据。

“张主任,刘主任让我来问,您真的不去手术室吗?”小周又跑进来,脸色为难,“她说……她说您要是不去,患者出了问题算谁的?”

张丽娟站起身,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。十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,此刻最该救的不是手术台上的病人,是她自己。

“你去告诉刘红梅。”她走到镜子前,看着里面那个眼底带着红血丝,却眼神锐利的自己,“患者的术前评估我看过,符合她的技术范围。至于我——”

她抬手按了按太阳穴,手环再次震动,这次是绿色的提示音:【血压150/95mmHg,心率98次/分,建议平卧休息30分钟】。

“就说我在给自己做健康干预。”张丽娟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出去,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,“毕竟,医者不能自医,算什么好医生?”

窗外的天开始泛白,张丽娟拉上窗帘,把手机调成静音,然后平躺在值班室的小床上。手环的监测灯规律地闪烁着,像在为她倒计时。

她知道刘红梅不会善罢甘休。那沓复印件里藏着她故意写错的数据,足够让对方忙活一阵了。而她,必须利用这段时间,把血压降下来,把申报书完善好,把那些藏在白大褂下的龌龊,一点一点挖出来。

十年饮冰,难凉热血。这一次,她不仅要活着,还要活得比谁都清醒。

02

清晨七点,神经内科的走廊已经飘着消毒水和早餐豆浆混合的味道。张丽娟刚结束半小时的颈肩放松训练,手环屏幕显示血压稳定在138/85mmHg,她正往门诊室走,就被王秀莲拽进了护士站。

“张主任,您可算来了!”王秀莲压低声音,手里的护理日志拍得桌面砰砰响,“刘红梅一早就拿着您的复印件在办公室转悠,还让小吴把3床的复查CT报告压着,说等她看完再给您送过去。”

张丽娟捏紧手里的病历夹,金属夹子硌得掌心发疼:“3床是昨天下午做的CT?怀疑右侧基底节区梗死那个?”

“就是他!”王秀莲翻开日志本,指着其中一页,“患者家属今早来问了三次,说病人今早起床左边胳膊更麻了。我刚才去影像科催,小吴支支吾吾的,说刘主任‘借’走了原始片子。”

手环突然震动,不是健康预警,是加密信息提示——是李伟发来的:【刘让我助理改3床影像报告,说“模糊处理缺血灶范围”,已存原始DICOM文件】。

张丽娟的指尖在屏幕上飞快回复:【谢了,门诊结束去找你】。抬头时,正好撞见刘红梅端着咖啡从办公室出来,脸上挂着若无其事的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