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丽娟的笔尖顿了一下。原来刘红梅不仅压报告,还在患者面前编排她。
“医生也是人,确实需要休息。”她抬起头,目光平静却有力,“但休息是为了更好地救人,不是为了给某些人钻空子的机会。”
这时,刘红梅带着小吴出现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份修改过的报告:“张丽娟,你看,我重新核对了,缺血灶很小……”
“不必了。”张丽娟打断她,举起手里的原始报告,“李伟主任已经用三维重建技术明确了梗死范围,原始数据我已经存档。刘主任要是有空,不如去完善一下自己的手术记录——哦,对了,记得按时交,别又拖到月底让科秘催。”
刘红梅看着患者家属感激的眼神,看着王秀莲手里那本随时可能记录下什么的护理日志,再看看张丽娟手腕上那只总在闪烁的手环,突然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底窜上来。
这个张丽娟,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。
张丽娟送走患者,转身对王秀莲说:“秀莲,从今天起,所有我的患者检查报告,必须第一时间送到我手里,任何人借阅都要登记,包括刘红梅。”
王秀莲重重点头:“我明白!我这就去做登记本!”
手环又震动了一下,是李伟的消息:【刘刚才去影像科找我,想抢原始数据,被我怼回去了。申报书的事,小心她偷换你的附件。】
张丽娟看着窗外升起的太阳,在备忘录里写下:【证据1:3床CT报告延误;证据2:刘红梅试图修改影像数据】。然后她深吸一口气,按下了打印键——新的项目申报书,该定稿了。
这一世,她不仅要救死扶伤,还要护住自己的心血,一步都不能退。
03
下午两点的影像科阅片室,空调冷气有点足。张丽娟裹紧白大褂,指尖划过电脑屏幕上自己的脑部MRI影像——灰白相间的图像里,几处淡得几乎看不见的斑点像幽灵般蛰伏着。
“脑白质疏松早期改变。”李伟推过来一杯热咖啡,声音压得很低,“比你记忆里发现的早了半年,幸好这次查得及时。”
张丽娟端起咖啡,杯壁的温度顺着掌心传到四肢,却暖不了心里的寒意。前世她就是忽略了这些微小的信号,才让病灶在十年里悄悄蔓延。
“能逆转吗?”她盯着影像上的斑点,像在审视前世的错误。
“控制得好可以。”李伟调出一组数据曲线,“你手环记录的夜间血氧饱和度波动很大,长期熬夜导致的。从今晚开始,十二点前必须睡觉,我会查岗。”
他难得说这么多话,镜片后的眼睛却透着不容置疑的认真。张丽娟忍不住笑了:“李大医师啥时候管起睡眠科的事了?”
“从你拿着自己的影像报告手抖开始。”李伟敲了敲键盘,屏幕切换到3床患者的原始影像,“刘红梅上午又来电话,让我把这份影像的缺血灶范围‘调整’到符合她的诊断,被我录音了。”
他点开一个音频文件,刘红梅的声音从音箱里钻出来,带着刻意的温柔:“李主任,就稍微改一点点,不然显得张主任判断失误多不好……”
张丽娟的手猛地收紧,咖啡差点洒出来。手环突然震动:【心率105次/分,建议深呼吸调节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