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婚之夜,他命人备下药浴,又用金针刺穴,辅以一道秘符……”
我说得玄之又玄,听得众人云里雾里。
李珩第一个跳出来反驳。
“一派胡言!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!”
“人死岂能复生?更遑论留下子嗣!沈华,你当父皇和满朝文武都是三岁小儿吗?”
我没有理他,只是定定地看着龙椅上的李渊。
“父皇,您最清楚,太子殿下生前,是否沉迷于丹药方术,以求延年益"
2 第三章
李渊的瞳孔猛地一缩。
太子李珣生前,确实对那些炼丹方士、奇门异术痴迷到了极点。
他曾耗费巨资,修建观星台,寻访蓬莱客,只为求得一线生机,一个子嗣。
这件事,是皇室心照不宣的秘密,也是李渊心中的一根刺。
如今被我当众点破,他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。
“一派胡言!”
他嘴上呵斥,眼底的动摇却出卖了他。
一个濒死之人,为了留下后代,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,他比谁都清楚。
“父皇若不信,可宣召太医院院使,以及钦天监监正。”
我平静地说道。
“太子殿下当年的诸多‘研究’,他们二人或多或少,都有参与。”
李渊的眼神闪烁不定。
李珩见势不妙,立刻喊道:“父皇,不可听信她一面之词!这分明是她为了脱罪编造的谎言!什么世外高人,什么秘法,叫她把人交出来对质!”
他笃定,我根本交不出人。
我看着他拙劣的表演,心中冷笑。
“二皇子不必心急。”
“那位高人行踪不定,早已云游四海。但太子殿下心思缜密,早已将那秘法的一切,都记录在册。”
“只要找到殿下的亲笔手记,一切便可真相大白。”
李渊眼中终于迸发出一丝希望的光芒。
“手记在何处?”
“就在东宫,太子的书房。”我回答,“只是那书房设有机关,除了我和太子,无人能进。”
“好!”李渊当机立断,“摆驾东-宫!”
浩浩荡荡的一群人,移驾东宫。
李珩跟在后面,脸色铁青,眼神怨毒。
他怎么也想不到,我竟能扯出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,还说得有鼻子有眼。
东宫书房外,我按照记忆,在墙上一处不起眼的砖石上,以特定的规律敲击了七下。
“咔嚓——”
厚重的石门应声而开。
一股尘封的墨香混合着药草的味道扑面而来。
众人鱼贯而入。
李渊的目光在书架上迅速扫过,最后落在一个紫檀木的盒子上。
他走上前,颤抖着手打开。
里面,静静地躺着一本泛黄的札记。
李渊翻开札记,上面的字迹,正是太子李珣的。
札记里,详细记载了他从何处听闻“借气还魂”之术,如何寻访高人,如何准备药材,甚至连新婚夜的每一个步骤,都写得清清楚楚。
与我所说,分毫不差。
大殿里,一片死寂。
所有人都被这匪夷所思的“真相”震惊了。
李珩的脸,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,那是一种信念崩塌的灰败。
他输了。
输得莫名其妙。
李渊捧着札记,老泪纵横。
“是朕错怪你了……是朕的珣儿,他……他给朕留下根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