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计划生育政策,他不能再生二胎,就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媛媛身上。但孩子上了高中,终究是要回到父母身边的。
“外婆,你怎么不吃呀?”媛媛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。我又往她碗里添了勺饭:“外婆看你吃就开心。”
(六)
“爸,我想停薪留职去读书”。
儿子站在客厅里,拿着申请表。
老伴放下报纸,慢条斯理地推了推老花镜:
“出去读书学费要自己承担,你就安心在厂里上班。这份工作我托了多少关系才给你安排上。”
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:“继续读书又花钱,将来工作还不一定保得住。”
儿子喉结滚动了几下,最终只是低下头,把手里的申请表攥成一团。
前世他就是这样放弃了出去的机会,一辈子困在车间里,错过了多少次升职加薪,连相亲时都因为学历低被人嫌弃,最后在我的推波助澜下还娶了个悍妇。
“我支持晓锋”我说的很大声,
父子俩同时转头看我,
“孩子想出去见世面,我支持!”我迎着他们的目光,寸步不让。
“你知道停薪留职意味着什么吗?”老伴放下茶杯“工资没了,学费还要自己出!”
“钱可以再挣,机会错过就没了。”我据理力争,走到儿子身边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老伴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。这么多年,我还是第一次当面反驳他。
“反正我不同意。”老伴最终别过脸去,但语气已经没那么坚决。
看着儿子黯淡下去的眼神,我凑近他耳边小声说:“包在妈身上,我去做你爸的思想工作。”
看着客厅里挂着的全家福,那是晓锋技校毕业时拍的,笑容里都是对未来的期待。可谁能想到后来,那张文凭会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天花板?
这一世,我绝不会让悲剧重演。
就算要掀翻这个家三十年的“规矩”,我也要帮儿子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(七)
我在阳台上看着儿子晓锋在院子里修自行车的背影,思绪飘回上一世。
我的儿子,除了学历不高,样样都好:勤快、孝顺、脾气也好。
记得那年初夏,我在百货公司门口撞见他牵着一个姑娘的手。
女孩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,笑起来眼睛弯弯的,是厂里技术科长的女儿。当时我第一反应不是高兴,而是惶恐,城里的姑娘,该怎么相处?
当年我刚嫁进李家时,老伴在外求学,我和婆婆同住的日子简直度日如年。白天要纺线织布到深夜,还要被嫌弃手脚不够利索。直到婆婆去世,我才算过了几天舒心日子。
“妈,想什么呢?”晓锋擦着汗走进来。
“没什么。”我勉强笑了笑,递给他毛巾。
前世的我自作主张,硬是托人在老家说了门亲事。老伴虽不赞成,但想着农村媳妇省钱,也就默许了。在我的劝说下,儿子和那个城里姑娘分了手。
起初几年还好,可等到老伴瘫痪在床,儿媳妇的刻薄本性就暴露无遗。
“老不死的”成了她对我的称呼,剩饭剩菜是常事,最后甚至趁着儿子不在家对我拳脚相向。
“妈,你脸色怎么这么差?”晓锋关切地凑近,我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。
“没事,就是想起些往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