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航空航天领域,整理小组发现了一份“空天飞机”的设计图——这种飞机能在大气层内飞行,也能进入太空,比联盟目前使用的小型飞机和“重生号”航天飞船更先进。陈默带领科研团队,以设计图为基础,结合联盟的能量晶技术,开始研发“联盟空天飞机”,预计两年内完成首飞。
在人工智能领域,资料里有一套“智能机器人”的核心算法,能让机器人拥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。老周利用这套算法,对联盟工厂的智能机器人进行升级,升级后的机器人能根据生产需求,自动调整工作流程,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,还能自主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小故障。
在生物技术领域,资料里记载了一种“基因编辑技术”,能改良作物的基因,让作物更耐旱、耐虫,产量更高。陈默将这种技术应用到联盟的农业生产中,培育出了“超级小麦”和“超级水稻”——超级小麦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两倍,还能在沙漠边缘生长;超级水稻能在淡水和半咸水中生长,解决了沿海营地的粮食种植问题。
旧世界科技资料的整理和应用,让联盟的科技发展速度大幅提升。林野在联盟议会上说:“旧世界的科技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,我们不仅要继承,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创新,研发出更适合新时代的技术,让人类的文明更上一层楼。”
第一百九十七章:铁头的蜕变与深海资源的开发
经过半年的劳动改造,铁头和铁骸帮的海盗们彻底改变了——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凶狠好斗,而是变得踏实、勤劳,积极参与联盟的建设。铁头因为熟悉深海环境,且在深海兵工厂的探索中表现出色,被正式编入联盟深海勘探队,成为一名深海勘探员。
铁头的第一个任务,是带领勘探队在深海兵工厂附近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脉。他凭借多年的深海经验,很快就在兵工厂东南方向的海底,发现了一座大型的“钴矿脉”——钴是制作高能能量晶和航天设备的重要原料,联盟之前一直靠进口(末日之前的储备),矿脉的发现,让联盟实现了钴资源的自给自足。
老周立刻组织工程队,在钴矿脉附近建立“深海采矿站”——采矿站采用水下生态舱的技术,配备了智能采矿机器人和传送带,能将开采的钴矿直接运到沿海营地的加工厂。采矿站的建立,不仅为联盟提供了充足的钴资源,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,很多沿海营地的渔民都加入了采矿站的工作。
铁头在采矿站的工作中,表现出了很强的领导能力——他不仅能指导队员操作采矿设备,还能及时处理采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比如调整机器人的采矿路线、修复损坏的传送带等。采矿站的队员们都很信任他,亲切地称呼他“铁哥”。
“以前我靠抢别人的东西为生,现在我靠自己的双手赚钱,还能为联盟做事,这种感觉比以前好多了,”铁头看着采矿站里忙碌的景象,笑着说,“我以后要一直留在深海,为联盟开发更多的资源。”林野看到铁头的蜕变,心里很欣慰:“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,只要愿意付出努力,就能找到自己的价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