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八章:联盟空天飞机的首飞与太空探索的新突破
经过两年的研发,联盟第一架“空天飞机”终于建成。飞机体长50米,宽20米,采用高能能量晶发动机,能搭载20名乘客和5吨货物,在大气层内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000公里,进入太空后,速度能提升到每小时3万公里,比“重生号”航天飞船快两倍。
空天飞机的命名仪式上,林野将其命名为“开拓者号”——象征着人类开拓太空、探索未知的精神。她说:“‘开拓者号’的建成,是联盟航天事业的新突破,它将带着我们的梦想,飞向更远的太空,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和资源。”
首飞当天,全球的联盟公民都通过互联网观看直播。发射基地里,“开拓者号”静静地停在跑道上,宇航员们穿着新一代的航天服,依次进入飞机。随着倒计时结束,高能能量晶发动机启动,飞机缓缓滑行,然后腾空而起,很快就突破了大气层,进入太空。
“开拓者号”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一周后,朝着月球飞去,只用了6小时就抵达了月球轨道(“重生号”需要3天)。宇航员们乘坐登月舱,成功登陆月球表面,在月球基地(联盟两年前建立的临时基地)的基础上,开始建设“永久月球基地”——基地配备了生活舱、实验室、种植舱和能源舱,能容纳100名宇航员长期居住。
永久月球基地的建设,为联盟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基础。陈默带领科研团队,在月球基地的实验室里,开展“月球资源利用”的研究——利用月球上的土壤和水冰,生产氧气和燃料;用月球上的稀有金属,制作航天设备的零件。“未来,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建立航天发射中心,从月球发射飞船,探索火星和更远的星球,”陈默兴奋地说,“太空探索的时代,已经到来了!”
第一百九十九章:林野的旅行与各地的变化
林野卸任联盟议长后,开始了她的“环球旅行”——她想看看联盟的每一个营地,看看这个重生的世界到底有多美好。
第一站,她来到了南方的绿洲营地。这里的波斯菊开得正盛,淡紫色的花瓣在风中摇曳,田地里的超级小麦长势喜人,农民们正在用自动化收割机收割小麦。叶青带着林野来到绿洲营地的学校,孩子们正在教室里上“太空课”,通过VR设备“参观”月球基地。“现在的孩子真幸福,不仅能吃饱穿暖,还能了解太空的知识,”叶青笑着说,“这都是你和联盟的功劳。”
第二站,林野来到了沿海营地。王海带领她参观了深海采矿站和水下科研基地,通过透明的生态舱,林野看到科研人员正在培育新的海洋生物,机器人正在开采钴矿。“现在我们的海鲜不仅能满足联盟的需求,还能出口到其他营地(联盟内部的贸易),”王海说,“深海资源的开发,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。”
第三站,林野来到了西方的矿山营地。赵刚带着她参观了自动化采矿车间和金属加工中心,智能机器人在车间里灵活地工作,将矿石加工成各种精密的零件。“我们现在不仅能生产武器和设备,还能为航天飞机和月球基地提供零件,”赵刚自豪地说,“矿山营地已经成为联盟的‘工业心脏’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