扩建后的月球基地,成为了联盟的“太空科研中心”——科研人员在这里开展“太空育种”研究,利用月球的低重力和强辐射环境,培育出了比地球更优良的作物品种;还开展了“太空医学”研究,探索长期太空环境对人类身体的影响,为未来的火星探测和太空殖民做准备。
月球基地扩建完成后,联盟启动了“火星探测计划”——研发“火星探测器”和“火星登陆舱”,对火星的环境、气候、资源等进行全面探测,评估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。陈默带领科研团队,以“开拓者号”空天飞机为基础,开始研发火星探测器。
火星探测器的研发难度比空天飞机大很多——需要具备更长的续航能力、更强的防护能力,还要能在火星的恶劣环境中着陆和工作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火星探测器终于研发成功,被命名为“探索者号”。
“探索者号”发射当天,全球的联盟公民都通过互联网观看直播。当“探索者号”成功脱离地球轨道,朝着火星飞去时,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。林野看着屏幕上的“探索者号”,激动地说:“火星探测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,希望‘探索者号’能顺利完成任务,为我们带来火星的重要数据,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和殖民奠定基础。”
第二百零八章:联盟文化节的举办与文明的传承
随着联盟的稳定发展,物质生活日益富足,林野提议举办“第一届联盟文化节”,旨在传承旧世界文明、弘扬联盟精神,让不同营地的公民交流文化、增进团结。这一提议得到了所有营地的响应,文化节的主会场设在余烬城,各个营地设立分会场,通过联盟互联网实时联动。
文化节为期七天,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。
- 第一天“旧物展览日”:各个营地将珍藏的旧世界物品带到主会场——有末日爆发前的书籍、唱片、玩具,还有幸存者们在末日中使用过的工具、日记。余烬城分会场展出了陆沉的笔记本、李薇的实验记录、林溪用过的匕首,这些物品旁边都配有文字说明,讲述背后的故事。一个来自沙漠营地的老人,带来了一本旧世界的《植物百科全书》,他说:“这本书陪我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,现在我想让更多人看到,了解旧世界的植物有多神奇。”
- 第二天“技艺展示日”:各营地的手艺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——绿洲营地的农民演示古法酿酒,沿海营地的渔民展示渔网编织,萤光族的族人表演荧光木雕刻,冻土营地的幸存者展示冰雕技艺。老周还带领工厂的工人,现场演示智能机器人的组装过程,吸引了很多孩子围观。“不仅要传承旧技艺,还要展示新科技,这才是文明传承的意义,”老周说。
- 第三天“故事分享日”:幸存者们走上舞台,分享自己的末日经历和联盟生活的变化。铁头讲述了自己从海盗到深海勘探员的蜕变,陆阳分享了父母的故事和自己守护联盟的决心,一个来自雨林营地的孩子,讲述了自己第一次通过VR设备看到月球的激动心情。台下的观众时而流泪,时而欢呼,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故事里,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