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

登陆团队在星球上建立了临时营地,开始进行探测工作。他们采集了土壤和水样,发现土壤的肥力比地球的土壤还高,水样中没有病毒和有害物质;他们遇到了几只岩石兽,岩石兽看到他们,只是好奇地看了看,就转身离开了,没有表现出攻击性;他们还在河流边,发现了一种“发光植物”,植物发出的光芒柔和,能在夜间照明。

苏晓通过通讯器,向星际议会汇报:“未知星球的环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,有充足的水资源、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资源,没有发现对人类有威胁的因素。我建议,将这颗星球命名为‘希望星’,作为人类的下一个星际殖民地。”

星际议会一致同意,将未知星球命名为“希望星”,并启动“希望星殖民计划”——在未来五年内,向希望星输送500名移民,建立“希望星一号营地”,开展农业种植和资源开发;同时,研发适合希望星环境的生态系统和生产设备,为大规模移民做准备。

消息传到地球和火星,所有联盟公民都沸腾了。林野坐在南方绿洲的小木屋前,看着屏幕上希望星的画面,眼里满是泪水——从末日爆发时的绝望,到地球重生的喜悦,再到火星和希望星的殖民,人类用了三十年的时间,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蜕变。她拿起陆沉的笔记本,在最后一页写下:“2067年,希望星被发现,人类的星际殖民迈出了新的一步。只要希望不灭,人类的文明就会永远延续。”

当天晚上,地球、火星和希望星的临时营地,同时点燃了篝火,人们围坐在篝火旁,唱歌、跳舞,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。林野的院子里,苏晓、陈默、老周、陆阳、小浩等老朋友都在,他们看着夜空中的星星,聊着未来的梦想。

“以后,我们会在希望星种上超级小麦,建上文明博物馆,”陆阳笑着说,“我们的孩子,会在希望星上出生、长大,他们会知道,人类的故乡是地球,人类的未来在宇宙。”

“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宜居星球,”陈默说,“用曲率引擎,去探索更远的星系,让人类的文明遍布宇宙。”

林野看着大家,轻声说:“我这一生,能见证这一切,已经很满足了。未来的路,就交给你们了,交给年轻的一代。记住,不管走到哪里,都不要忘记我们的初心——团结、信任、互助、希望。只要这些精神还在,人类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。”

夜空中,星星闪烁,像是在为人类祝福。地球的绿洲、火星的营地、希望星的平原,都被希望的光芒照亮。人类的故事,从末日的余烬中开始,在星际的探索中延续,永远没有终点,因为希望永恒,文明不朽。

第二百二十一章:“末日课”的实践考核与废墟中的成长

联盟学校的“末日课”迎来了首次实践考核——让孩子们分组进入东市废墟的安全区域,完成“物资搜寻”“简易防御搭建”和“应急救援”三个任务,以此检验他们对末日知识的掌握程度,培养应对危机的能力。

小星所在的小组被分到了“旧超市区域”,任务是找到三个未过期的旧世界罐头(模拟末日物资),并搭建一个能抵御“模拟锈蚀体”(由卫队队员扮演)的临时防御工事。出发前,小星想起苏晓在课上说的“找弱点”“不慌不乱”,特意让组员们带上了绳索、斧头和简易盾牌,还制定了分工:两人负责搜寻物资,两人负责搭建防御,一人负责警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