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

北极种子库建成后,成为了联盟的“生态宝库”——里面保存了超过10万种种子,包括旧世界的农作物种子、末日中幸存的植物种子,还有从冰芯样本里提取的古代种子。为了保护这些种子,联盟派了专门的卫队队员驻守,还安装了智能温控系统,确保种子在低温环境下保存。

一天,种子库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——来自亚马逊雨林的塔姆和部落成员。塔姆带来了雨林里特有的“望天树种子”和“箭毒木种子”,他说:“望天树是雨林里最高的树,能为很多动物提供栖息地;箭毒木虽然有毒,但它的树皮能入药,这些种子是雨林的宝藏,我们想把它们存放在种子库,让更多人知道雨林的珍贵。”

安安负责接待塔姆一行,她带着他们参观种子库,还展示了从冰芯样本里提取的“古代小麦种子”——这种种子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,外壳完好,经过陈默团队的技术处理,已经具备发芽的条件。“我们正在尝试让古代种子发芽,”安安说,“要是能成功,就能知道古代作物的生长习性,为现在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。”

让所有人惊喜的是,就在塔姆参观后的第三天,古代小麦种子竟然发芽了——嫩绿的芽尖从土壤里钻出来,在实验室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有生命力。陈默和安安立刻记录下种子的生长数据,还通过联盟互联网,向全球直播古代种子的生长过程。“古代种子的发芽,证明了生命的顽强,”陈默笑着说,“不管过了多少年,只要有合适的条件,生命就能重新绽放。”

塔姆看到发芽的古代小麦,激动地说:“这就是希望啊!就像我们的部落,在雨林里躲了十年,以为外面的世界已经毁灭,却没想到还能加入联盟,还能看到这么神奇的事情。”

第二百二十四章:联盟学校的“星际启蒙课”与孩子的太空梦

随着联盟的星际探索不断推进,火星营地和希望星的消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联盟的新闻里,孩子们对太空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。联盟学校顺势开设了“星际启蒙课”,邀请火星营地的宇航员和科研人员,通过视频通话,给孩子们讲太空知识和星际探索的故事。

在一堂星际启蒙课上,火星营地的小浩(现在是火星科研中心的负责人)通过屏幕,给孩子们展示了火星的“红色沙漠”和“蓝色日落”(火星的大气成分不同,日落时天空会呈现蓝色)。“在火星上,我们要穿特制的航天服才能出门,因为火星上没有氧气,昼夜温差有100多度,”小浩笑着说,“但我们在火星上种出了超级小麦,还建了能看到地球的观测台,晚上看地球,就像看一颗蓝色的星星,特别美。”

孩子们听得入了迷,一个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