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陇西风尘
建武十一年,冬。
陇西的寒风如刀,刮过荒芜的原野,卷起漫天黄沙。一支汉军队伍在凛冽风中艰难行进,铠甲上结了一层薄霜,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,旗上的“汉”字已被风沙磨损得模糊不清。
队伍最前方,一位年近五旬的将军端坐马背,身形挺拔如松。他面容刚毅,剑眉下的双目炯炯有神,紧抿的嘴唇显示着不屈的意志。尽管须发间已杂有银丝,但握缰的手依然稳健有力——这便是陇西太守、伏波将军马援。
“将军,前方再有十里便是狄道城了。”副将刘隆催马近前,胡须上挂着白霜,“探马来报,先零羌仍在城外十里处扎营,约有八千之众。”
马援微微颔首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远处的地平线:“我军行军三日,士卒疲惫。传令下去,加快步伐,务必在天黑前入城。”
“将军,何不先休整半日?将士们...”刘隆话未说完,便被马援打断。
“兵贵神速。羌人知我援军将至,必料我军人困马乏,不会连夜赶路。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,打他个措手不及。”马援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况且狄道城中百姓已被围月余,粮草将尽,早一刻到达,便能多救一人。”
刘隆肃然抱拳:“末将明白!”
马援望着远方,思绪飘回数日前。光武帝刘秀的诏书言犹在耳:“羌乱复起,陇西危急。非文渊不能定也。”简短的十二个字,承载着何等的信任与重托。自归顺光武以来,他已平定陇西羌乱多次,但这次不同——先零羌联合了多个部落,声势浩大,而朝廷刚经历长期战乱,民生凋敝,再经不起漫长的拉锯战。
必须速战速决。
黄昏时分,狄道城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。城墙多处破损,城外羌人营寨连绵,炊烟袅袅,显然并未料到汉军会如此迅速抵达。
马援立即召集将领到前方山坡后议事。
“刘隆,你率一千人马从左侧山林潜行,绕到羌营后方。” “耿弇,你带八百骑兵埋伏于右侧谷地。” “其余人马随我正面迎敌。”马援目光扫过众将,“记住,此战不在歼敌,而在破势。羌人恃众而骄,我当以迅雷之势击其锐气,迫其退兵。”
众将领命而去。马援则亲率主力,直扑羌人大营。
战鼓擂响时,羌人显然措不及防。许多人刚刚开始用饭,仓促间拿起武器迎战。马援一马当先,长枪如龙,所过之处无人能挡。汉军见主将如此勇猛,士气大振,喊杀声震天动地。
正当两军激战正酣,刘隆和耿弇的伏兵同时杀出,三面夹击。羌人大乱,阵营开始动摇。
混战中,一名羌人首领模样的大汉猛地向马援冲来,手中长矛直刺心口。马援侧身闪避,枪杆顺势横扫,将那人击落马下。正要擒拿,忽觉脑后风响,急忙低头,一支冷箭擦着头盔飞过,射中了正准备从背后偷袭的羌兵。
马援回头,见是一名年轻校尉射出的箭。那校尉面色紧张,手中弓弦仍在颤动。马援冲他略一点头,随即继续冲杀。
战至夜幕降临,羌人终于溃败,丢弃辎重向西逃窜。汉军大获全胜。
是夜,狄道城内。太守府中灯火通明,虽然胜利,但马援眉间却无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