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阿婆抬起头,看了看沈野,又瞧了瞧一旁的林清砚,眼中透着疑惑。“侬是啥人啦?问介个做啥?” 阿婆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上海口音,听起来十分亲切。

林清砚连忙上前,微笑着解释道:“阿婆,阿拉是警察,在调查阿爷的案子,侬提供的线索可能对破案很重要哦。” 她的声音轻柔,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。

“噢,是警察呀。” 阿婆恍然大悟,放下手中的菜,拍了拍腿,“这两天夜里厢,我好像听到隔壁有吵架的声音,但是隔得远,听不太清爽。”

“那阿婆,侬晓得是啥人在吵架伐?” 沈野追问道,眼神中充满了期待。

阿婆摇了摇头,“勿晓得呀,声音模模糊糊的,听勿出是啥人。”

两人又询问了几位居民,得到的线索大多相似,都是在案发前几天听到过争吵声,但具体内容和争吵的人却无人知晓。就在他们有些失望的时候,一位中年大叔走了过来。

“警察同志,我好像有点线索。” 大叔操着上海话说道,“前几天我看到有个年轻人来找阿爷,两个人在门口讲了好一会儿话,后来那个年轻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,走的时候还踢了一脚门。”

“那侬还记得那个年轻人长啥样子伐?” 林清砚急忙问道,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。

“个子高高的,瘦瘦的,戴了一副黑框眼镜。穿得倒是挺时髦的,像个大学生。” 大叔回忆着说道。

“那侬有没有听到他们讲了些啥?” 沈野补充道。

“我就听到阿爷说‘侬勿要再来烦我了’,其他的就没听清了。” 大叔有些遗憾地说。

“好的,谢谢侬提供的线索。如果侬再想起啥,一定要及时联系阿拉哦。” 林清砚感激地说道。

离开大叔后,沈野皱着眉头说:“看来这个年轻人很可疑,我们得尽快找到他。”

林清砚点了点头,“嗯,这个年轻人和死者之间肯定有什么矛盾。我们再去周围的店铺问问,看有没有人见过他。”

两人沿着弄堂一家一家店铺询问,终于在一家烟纸店得到了一些线索。老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上海男人,他一边给客人拿烟,一边说道:“我记得那个年轻人,前几天他来买过烟,我还问他是不是住在这附近,他说他是来看望一个长辈的。”

“那他有没有说他叫啥名字?” 沈野问道。

“没说呀,不过我看他说话文绉绉的,不像本地人。” 老板回忆着说。

“好的,谢谢侬。” 林清砚说完,和沈野走出了烟纸店。

“看来这个年轻人很有可能是外地人,来上海找死者有什么事情。我们可以从死者的人际关系入手,看看他有没有和外地人有过往来。” 林清砚分析道。

“行,那我去查死者的通讯记录和社交账号,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年轻人的信息。” 沈野说。

“好,我再去现场看看,说不定还有遗漏的线索。” 林清砚说完,转身向案发现场走去。

阳光依旧洒在弄堂里,可此时的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。林清砚知道,这只是调查的开始,后面还有更多的谜团等待着他们去解开 。而在这个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上海弄堂里,每一个线索都像是一颗珍珠,他们需要将这些珍珠一一拾起,串成一条完整的线索链,才能找到凶手的踪迹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