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一、暗涌:停在数字间的默契

周穗的生物钟比闹钟还准,早七点准时拽着揉眼睛的儿子站在电梯口。但从某一天起,她会故意磨蹭两分钟——等隔壁单元的老陈。

电梯“叮”地打开时,老陈多半已经在里面了,肩上垮着女儿的粉色书包,手里捏着半块没吃完的葱油饼。周穗的儿子一看见老陈的女儿,就会颠颠跑过去分享口袋里的奥特曼卡片,两个小孩挤在轿厢角落叽叽喳喳,周穗和老陈则各站一边,目光都落在跳动的数字上。

人少的时候,老陈会不动声色地往周穗这边挪半步。小区电梯门年久失修,总被穿堂风吹得哐当晃,他那半步,正好能替她挡住大半风。有次周穗左手拎着刚买的菜,右手被儿子拽着,肩上还挎着鼓鼓囊囊的书包,老陈像是顺手似的,伸手就把书包摘下来,往自己肩上一搭。他女儿的粉色书包已经占了半肩,再加个蓝色的,两个书包垂在背后,随着电梯轻微晃动,像挂了两只晃晃悠悠的小灯笼。

“谢了。”周穗低声说。

“没事。”老陈的声音闷在喉咙里,眼睛还盯着数字,“挺轻的。”

张磊晚上回来,随口问:“最近怎么不说送孩子麻烦了?以前总念叨电梯挤。”周穗正在厨房洗碗,水声哗哗响,她头也没回:“大概是最近人少了。”

老陈那边也差不多。李娟数着账本,抬眼看见女儿的书包扔在沙发上,皱了眉:“不是让她自己背书包吗?你天天扛回来,惯得她越来越懒。”老陈正往工具箱里塞螺丝刀,闻言顿了顿:“顺手的事,不沉。”

只有没遇上的日子,才显出这点“顺手”多刻意。周穗会对着停在12楼的电梯发愣,直到儿子喊“妈妈电梯来了”;老陈则会在电梯里多站两秒,看着数字从1跳到11,又从11跳回1,像在等一个不会来的人。

二、试探:冰汽水与创可贴

社区医院的夜班总不太平。那天周穗被一个醉酒病人的家属指着鼻子骂,说她给的止痛药“想毒死我爸”,她攥着病历本的手都在抖,却只能一遍遍地说“您冷静点,剂量是合规的”。

凌晨一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小区,刚进单元门就撞见老陈。他开的五金店就在小区门口,此刻正锁卷帘门,听见脚步声回头,看见周穗红着的眼圈,没多问,转身从店里拖出个小冰箱,翻出瓶冰汽水递过来。

“天热,喝口凉的。”汽水瓶上还凝着水珠,沾在周穗手背上,凉丝丝的。

她接过来,没拧开,就那么握着。张磊知道了这事,只会说“别跟病人家属置气,不值当”,没人会像这样,递来一瓶“正好冰着的”汽水,好像她的委屈也需要降降温。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,砸在汽水瓶上,溅出细小的水花。老陈背过身去,假装整理工具箱,直到她吸了吸鼻子说“谢了”,才含糊应了声“早点休息”。

没过几天,老陈的女儿在幼儿园摔了腿,膝盖磕出块血。李娟要看店走不开,老陈抱着女儿往社区医院跑,正好撞上周穗值班。她正在护士站写记录,抬头看见这父女俩,二话没说从抽屉里抽了张优先号,“跟我来,不用排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