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夫人,春卷皮加了点绿豆粉,馅料里的笋子用冰水镇过,能去涩。”沈知味把甜汤端上来,“鸡头米是去年的陈货,加了桂花蜜,能清口。”
李推官喝了口甜汤,咂咂嘴:“比那九转大肠对胃口多了。王厨娘,你看人家这手艺。”
王厨娘脸涨得通红,摔门出去了。
02 酸汤肥牛
沈知味在李府住了下来,王厨娘虽心里不服,却也被她的手艺镇住了。
这天刚过晌午,吏部的周主事派人来传话,说晚上要在李府设宴请客。
“周大人最爱吃辣,”李推官叮嘱道,“但另外几位大人不太能吃辣,你可得拿捏好分寸。”
沈知味点头应下,去菜市场挑了新鲜的牛蛙,又买了些青红辣椒。
王厨娘在一旁阴阳怪气:“姑娘家买这些活物,不怕吓着?”
“食材不分贵贱,新鲜最重要。”沈知味把牛蛙处理干净,切成块用料酒腌着。
傍晚时分,客人们陆续到了。
周主事嗓门最大,一进门就喊:“听说李兄这儿来了位苏州厨娘,今儿可得好好尝尝!”
上菜时,第一道是水煮牛蛙。红油翻滚,撒着白芝麻和香菜,看着就够劲。
周主事夹了一块,辣得直吸气,却停不下来:“痛快!这辣味里带着点麻,后劲还有点甜,绝了!”
旁边的王御史不能吃辣,皱着眉不敢动筷。
沈知味适时端上另一盘菜:“王大人,这道酸汤肥牛用的是酸萝卜吊的汤,微辣,您试试?”
王御史尝了一口,眼睛一亮:“这汤酸得开胃,牛肉嫩得很,不错不错。”
酒过三巡,周主事拉着沈知味问:“姑娘这手艺跟谁学的?比京城最大的酒楼还好!”
“家父是苏州的厨子,从小跟着他打下手。”沈知味浅笑道。
“我那小儿子最近总不爱吃饭,”周主事搓着手,“不知姑娘明儿有空没,去我家给做顿饭?”
李推官在一旁打趣:“周大人这是要抢人啊?”
说着,门房来报,说顺天府尹赵大人派人来问,明晚能不能请沈姑娘去做道菜。
沈知味愣了愣,李推官笑着摆手:“看来我们家知味要成香饽饽了。”
等客人走了,王厨娘闷声道:“姑娘要是想出去单干,我不拦着。”
沈知味看着她:“王厨娘的酱肘子做得好,上次周大人还问起呢。”
王厨娘愣了愣,脸上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笑:“那都是老手艺了。”
“各有各的好,”沈知味收拾着碗筷,“厨房大得很,容得下我们两个人。”
03 太湖银鱼
经了这事,沈知味在京城的名声更响了。李推官提议:“不如你开个馆子吧,我帮你找地方。”
沈知味犹豫道:“女子开馆子,怕是不妥。”
“有什么不妥?”周主事不知什么时候来了,“凭手艺吃饭,比什么都体面。我入股!”
户部张大人也闻讯赶来:“算我一个,我认识不少食材商,进货方便。”
就这样,不到一个月,“知味斋”就在百府大街开了起来。门面不大,只摆了六张桌子,却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开业那天,周主事带着一群官员来捧场。沈知味推出了几道招牌菜:松鼠鳜鱼、响油鳝糊、腌笃鲜,都是地道的苏州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