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「你住哪?」

「我会发给前台。请不要亲自来。」

对话框再次沉默。她把手机调成免打扰,把注意力拉回到即将到来的第二场面试。

这家公司更注重数据。面试官让她分析一篇爆文的结构,找出转发高点。她把文章拆成四个层级,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清晰的框架,标出「情绪共鸣」「可执行线索」「反差口吻」「尾段投喂」的节点。

「你之前做过运营?」面试官问。

「没系统做过,但我会学。」

「我们需要能扛事的人。试岗工资不高,你能接受吗?」

「可以。」

「那就先从明天开始,九点到。」

她应下,走出公司门口,风把她的发丝吹开。她在台阶上停了几秒,给自己发了一条信息,像回信给另一个在黑暗里撑着的自己——「已上岸第一步」。

晚上六点,邮箱跳出一封新邮件。标题写着「试稿通过,稿酬已打款」。她打开手机银行,看到入账的短信。数字不大,却让她的手指热了一下。

她下楼去便利店买了一个小台灯、一盒钉子和一盆袖珍绿萝。回到房间,把灯摆好,把绿萝放在窗边,把第一张便利贴后的「找到工作」打上勾。她颇为郑重地在柜门里贴上第二张:「六个月存款」。第三张是空白,她在上面写下:「把自己的姓刻回来」。

夜色里,门铃忽然响了两下。她从猫眼里看见一个穿制服的快递小哥,手里抱着一大束花。

「您好,有您的花束。」

「抱歉,我不收花。」她透过门说,「寄件人是谁?」

「顾先生。」

「那请原路退回吧。」

「好的。」

花束被抱着离开,走廊恢复安静。她回到桌前,继续把第二天的任务列出来。她知道,这不是赌气,而是边界。

同一时间,顾祁东站在落地窗前,看着城市的夜。他刚让秘书去找发视频的人,得到的答复是「不是公开平台,是私域,相互转发,源头不明」。他冷笑了一下,掐灭了烟。

手机亮了一下。沈清晚发来一个地址,是公司的前台,并加了一行字:「书到了请放前台,不用麻烦。」

他盯着那行字,胸口升起一种被隔离的刺痛。他在屏幕上敲字:「清晚,我没有要伤你。」想了想,又删了,换成:「这只是暂时的。等你想明白,我们再说。」

信息发出去后,他靠在沙发上,闭了闭眼。手机没有再亮。

第二天清晨,她照常起床,吃了一个鸡蛋,带上电脑,步行去公司。路边的小店把卷帘门拉起,蒸汽腾起。她忽然喜欢上这种简单的规律。

上班第一天,她被安排写四条推送标题,两篇长文的导语,还要做一组用户留言的整理。她从九点坐到晚上八点,腰酸背痛,却没喊累。夜里发布时,第一条推送数据迅速抬头。编辑部里响起一阵小小的欢呼。领导拍了拍她的肩:「不错,节奏抓得稳。」

回家的路上,她给林嘉禾发消息:「顺利。」

「恭喜。记得吃东西。」

「已经在路边吃了煎饼。」

「周末我来给你装个窗缝挡风条。」

「行。」

她把手机收起,快走两步。风从街口吹过来,像新生活从喉咙里呼出。

夜深人静时,她把离婚证又拿出来,夹进一本旧书里。书名是《瓦尔登湖》。她不想纪念什么,只是想让自己的手在翻书时记住这个重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