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戛然而止。
唐仁握着手机,愣在原地几秒,随即一股凉意从脚底板窜上天灵盖。对方不仅知道他在调查,知道他的电话号码,还明确点出他手中有“东西”!
他被监视了。从什么时候开始?在医院?在唐人街?还是从他接下这个案子起?
他猛地回头,扫视着喧闹的街道。叫卖的小贩、穿梭的游客、坐在门口打盹的老人……每一张面孔似乎都平常,又似乎都暗藏玄机。
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攫住了他。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跟踪案,水比他想像的深得多。但他唐仁偏偏有个毛病——越是被威胁,越是来劲。
“呸!吓我?我吓大的!”他啐了一口,努力挺起胸膛,但手心却微微冒汗。
他想起艺术评论家前男友的话——“边境系列”、“古老的危险”。又想起木雕店老板的话——“邪性”、“别碰”。
他再次拿出那片深蓝色丝绸和檀木屑,目光锐利起来。或许,破解谜题的关键,并不只在曼谷的人际关系里,更在林娜画作本身所指向的那个遥远而神秘的边境之地。
他需要再见一次林娜的画,尤其是那组为坦农先生所画的“边境系列”。
而就在他准备动身前往林娜的画室时,他的线人炳叔又气喘吁吁地跑来了,手里拿着一张模糊的打印照片:“阿仁!路口……路口那家新开的便利店,监控前几日坏咗,但系旁边巷子里一家小旅馆嘅老旧摄像头,好像……好像拍到一点东西!”
照片上,一个穿着深色传统长衫、身形消瘦模糊的身影,正快速隐入卧佛寺方向的小巷阴影中,拍摄角度刁钻,只留下一个几乎融入夜色的侧影,完全看不清面容。
唐仁精神一振,一把抓过照片。
追踪者,终于露出了一点点尾巴。
第三章 暗流涌动
唐仁捏着那张模糊的打印照片,像捏着一块烫手的炭。照片上的身影融于夜色,仿佛本身就是阴影的一部分。那身深色长衫的样式,他越看越觉得不像常见的泰式服装,倒有几分缅甸“笼基”的影子,但细节又有所不同,透着一种更古老、更偏远的气息。
“炳叔,这录像原件还能搞到吗?能不能看清脸?”唐仁急切地问。
炳叔摇摇头,面露难色:“旅馆老板胆小,警方去过之后,他就把那段存底删咗啦,话唔想惹麻烦。呢张都系我趁佢唔注意,赶紧打印出来的。”
线索引向缅甸,又断了。唐仁烦躁地挠头。对方的警告电话言犹在耳,那种被无形之眼监视的感觉如芒在背。他唐仁在唐人街混了这么多年,三教九流谁不给几分面子?这次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,连对手是谁都摸不清。
不能坐以待毙。他决定兵分两路。
一路,他让炳叔继续撒钱,动用所有唐人街的底层关系网,查那个穿深色长衫的神秘侧影,以及最近有没有陌生面孔,特别是从泰北或缅甸边境过来的人,在打听林娜或者佛牌的事。
另一路,他必须再去林娜的画室。那组“边境系列”画作,现在是关键。
林娜的画室位于一栋旧公寓楼的顶层,警方拉起的封锁带还残留着。唐仁左右张望,确定没人注意,熟练地用一根铁丝捅开了老旧的门锁——这种时候,他那些“旁门左道”的技能反倒派上了用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