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第一章 雪夜叩府

开封府的晨雾还没散,大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门吏打开门,见一个穿着素衣的姑娘跪在雪地里,头发上沾着雪,脸上满是泪痕,手里捧着一件沾血的棉袄,正是柳仲平的女儿柳微雨。

“求包大人为我爹做主!”柳微雨对着开封府的大门磕了三个头,额头磕在青石板上,渗出血迹,“我爹不是贪墨粮款,更不是自缢!他是被人害死的!求包大人查案!”

门吏见她可怜,又怕耽误了正事,赶紧去通报。没过多久,公孙策跟着门吏出来,扶起柳微雨:“姑娘快起来,雪地里凉,有话进府说。包大人正在大堂,听闻你的事,让你进去细说。”

柳微雨跟着公孙策进了开封府,大堂上,包公一身紫袍,面容肃穆,坐在公案后。展昭站在一旁,眼神锐利,腰间的佩剑泛着冷光。

“民女柳微雨,叩见包大人。”柳微雨跪在地上,声音带着哭腔,却依旧清晰,“我爹柳仲平,是祥符县义仓管事,昨天被人发现‘自缢’在书房,王县丞说他贪墨粮款,畏罪自杀。可我爹一生清廉,视粮如命,怎么可能贪墨?他肯定是被人害死的!”

包公看着柳微雨,见她虽年少,却眼神坚定,不似说谎,便问道:“你说你爹是被害死的,可有证据?”

“有!”柳微雨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,打开是半块撕碎的粮册纸,“这是我爹三天前派人给我送的,说要是他出事,就让我拿着这个来找包大人。纸上写着‘粮册有假,王、李、张’,还有一个‘仓’字,我猜是义仓的‘仓’,或者是转运使李嵩的‘仓’(李嵩曾任仓部郎中)。还有,我爹从不穿那件沾血的棉袄,那件棉袄是王县丞的,我见过他穿过!”

公孙策接过粮册纸,仔细看了看——纸上的字迹确实是柳仲平的,“王、李、张”三个字写得很重,像是在强调,“仓”字却只写了一半,像是被人打断了。他又看了看柳微雨手里的棉袄,棉袄的领口处有个“王”字绣纹,袖口确实沾着血迹,用银针一试,银针变黑了。

“大人,”公孙策对包公说,“血迹里有毒,像是‘牵机散’的痕迹,柳仲平若真是自缢,不会中毒。而且,棉袄上的‘王’字,很可能是王县丞的。”

包公点了点头,对柳微雨说:“柳姑娘,你先起来。本府相信你,这案子,本府接了。展昭,你立刻去祥符县,封锁义仓的书房,不许任何人进出。公孙策,你随本府去祥符县,勘察现场。”

柳微雨听到这话,激动得又磕了个头:“谢包大人!民女愿随大人一起去,说不定能帮上忙!”

包公看着她,点了点头:“也好,你熟悉你爹的书房,或许能发现线索。”

一行人坐着轿子,朝着祥符县赶去。柳微雨坐在轿子里,手里紧紧攥着那半块粮册纸,眼泪忍不住掉下来——她想起小时候,爹教她认粮册上的字,说“微雨你看,这每一笔都代表着百姓的救命粮,不能错半粒,不能贪半分”。爹还说,等她长大了,要把义仓的事交给她,让她继续守护百姓的粮食。可现在,爹不在了,她只能靠自己,靠包大人,为爹洗清冤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