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声明
本故事基于战国时期秦楚争霸的历史背景创作,融合了《史记》《战国策》等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元素。故事中涉及的秦楚联姻、义渠叛乱、魏氏专权等事件,在《史记·秦本纪》《穰侯列传》等史料中均有相关记载,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权力博弈。芈月原型为历史上著名的宣太后,其政治手腕与传奇经历在《战国策》中多有记载。
文中关于典当贡品、密账疑云等情节为艺术加工,旨在通过文学手法展现特定历史环境下女性政治家的成长历程。人物对话及心理描写为创作所需,力求在尊重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增强戏剧张力。
本故事非严格历史传记,部分细节为增强可读性进行合理虚构。读者若欲了解真实历史,建议参考《史记》《战国策》等权威史料。
寒风卷着细雪拍打在锦车帷幔上,芈月跪坐在车厢角落,指尖死死攥着暖炉。铜炉里炭火明明灭灭,映得她手背青筋若隐若现。
"再有半个时辰就到咸阳宫了。"嫡姐芈姝的贴身婢女突然掀开帘子,冷风夹着雪粒子灌进来,"媵侍该下车步行了。"
芈月低头应了声"诺",却听见芈姝在里间轻笑:"妹妹连件像样的狐裘都没有?"她看着嫡姐身上雪白的银狐裘,把冻红的指尖往袖里缩了缩。
宫门前的青石板结着薄冰。芈月刚迈步就滑了个趔趄,暖炉"咣当"砸在地上。身后传来环佩叮当声,浓烈的沉水香扑面而来。
"这就是楚国的媵女?"魏琰的鎏金护甲挑起芈月下巴,"连个暖炉都捧不住。"她突然抬脚踹翻铜炉,滚烫的炭块溅在芈月手背上。
"啊!"芈月猛地抽回手,皮肤上立刻浮起红痕。她听见周围宫女的窃笑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魏琰的裙裾扫过她眼前,"王后娘娘等着呢。"
芈姝已经站在殿前,正亲热地挽着魏琰说话。芈月盯着嫡姐的背影,忽然想起离楚时母亲塞给她的那包药粉。"若遇危急..."母亲的话被风吹散了。
"愣着做什么?"年长的女官推她,"去给王后奉羹汤。"漆案上的玉碗烫得惊人,芈月咬牙端着,听见魏琰对芈姝说:"听说楚女善巫蛊?"
汤碗突然倾斜,热汤泼在芈月腕上。她死死咬住嘴唇没出声,却听见嬴驷的声音从殿外传来:"魏卿好大的威风。"
所有人都跪下了。芈月盯着眼前玄色衣摆上的蟠龙纹,龙爪正好按在她手背烫伤处。嬴驷用脚尖抬起她的脸:"抬头。"
芈月第一次看清秦王的眼睛。那里面没有怜悯,只有审视,像在估量一件器皿的成色。她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尊青铜鼎,也是这样冰冷的目光。
"楚女可会读诗?"嬴驷突然问。魏琰的笑声像碎玉相击:"蛮夷之地的..."
"《柏舟》篇第三句。"秦王打断她。芈月感到喉头发紧,烫伤的手火辣辣地疼。她轻声念道:"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"
殿内静得能听见炭火爆裂声。嬴驷转身时袍角扫过她膝盖,"明日卯时来书房伺候笔墨。"魏琰的护甲在案几上刮出刺耳声响。
回到偏殿时,芈月发现榻上多了件灰鼠皮袄。婢女说是芈姝赏的,可她摸到袖口暗袋里塞着的竹简——是《商君书》的残卷,边角还沾着墨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