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夫笑道:“老朽一把年纪,早就不怕这些了。何况--”他压低声音,“那女子若真是洛神,倒也算是一桩奇缘。”
曹植失笑,正欲再问,渔夫却已撑篙向河中池沼而去了。
河岸复归寂静。
曹植望向洛水,心中忽生一念。
他缓步走向河滩,靴底陷入湿润的泥沙。水波轻漾,倒映着天边的残霞,碎成一片金红。他的步伐很轻,却带着与生俱来的优雅,锦靴踏过潮湿的沙地,竟未留下太深的痕迹。
暮色渐浓时,河风忽然转了方向。 老渔夫将小舟调转方向,眯起昏花的眼睛看着那位锦袍公子立在浅滩边的身影。夕照将他的轮廓描摹得格外清晰-每一处转折都恰到好处,像是名家笔下最得意的那道线条。就连见惯风月的渔夫也不禁多看了两眼,想起年轻时在洛阳见过的那些名家壁画上的仙人图。
公子抬手整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时, 腕间露出一道尚未痊愈的伤痕。老渔夫暗自摇头,这般人物竟也会受伤?他分明更适合被供奉在画屏之上,或是出现在那些流传于闺阁的诗篇之中。渔夫摇了摇头,划着小舟往河对岸去了。
水面上的金粼似乎更沉几分。曹植忽然注意到河心处有一团奇异的水雾,在暮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, 时而聚拢,时而散开,仿佛有生命般律动着。驻足凝望,发现那团珍珠色的雾气正缓缓向岸边飘来。雾气所过之处,水面泛起细密的波纹,竟隐约勾勒出一个女子的轮廓。更奇的是,两岸的芦苇忽然停止了摇曳,连秋虫的鸣叫都戛然而止,仿佛整条洛水都在屏息等待什么。
曹植负手而立,宽大的衣袖被河风鼓起,猎猎作响。只见洛水中央无端旋起涡流,珍珠色的雾气升腾凝结,竟在波心塑出一尊朦胧人形。 远处的水雾中,似有一抹素白身影若隐若现。
起初他以为是错觉。洛水多雾气, 常使人目眩。但那身影却愈发清晰--一个女子立于波心,衣袂飘飘,宛若凌波仙子。她的长发如瀑,在风中轻轻舞动,素白的衣裙似云似雾,仿佛随时会随风散去。
曹植屏住呼吸,不敢惊动。
女子似有所觉,缓缓回首。
那一瞬间,时间仿佛凝固。她的面容清丽绝伦,眉如远山含黛,眸若秋水凝霜,唇似点朱,肤若凝脂。 这般容貌,竟让他想起深宫中的皇后甄宓--他的嫂嫂,那个被囚在金丝笼中的绝代佳人。但眼前之人分明不是她。这女子眉宇间的清冷疏离,眼中流转的灵气,都是甄宓所没有的。
水波托着那女子缓缓靠近,露水凝成的珍珠在她鬓边摇晃。曹植看清她眸中浮动的星子时,喉间忽涌起熟悉的腥甜-正是这咳血的旧疾,让他在铜雀台宴饮时失仪于御前。
曹植却站在原地未动。他看见那女子的双眸--清澈如秋水,却又深邃如寒潭,仿佛能映照出人心最深处的秘密。当她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,曹植感到一阵莫名的战栗,不是恐惧,而是一种久违的悸动。
"你来了。"她的声音似水波轻漾, 带着洛水特有的空灵,"我等你很久了。"
[卷二]·玉
"凡人。"她的声音似冰玉相击,带着水雾的湿润,"为何扰我清修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