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放下画像,心中莫名闪过一丝不安。
裴珩开始时常来朱璇阁,有时只是坐着看我抚琴读书,有时则会带来一些南方点心或丝绸,都是大昀的风格。他常常看着我的侧脸出神,我知道他又透过我在看那个逝去的人了。
但我逐渐察觉,这种注视中除了怀念,还有审视和怀疑。他在等我露出破绽,等我相信自己真的被当成了替身而放松警惕,或者等大昀那边通过我传递消息。
我小心翼翼,不多言不多语,对故国之事绝口不提。白天我在院中照料那些花木,晚上则在灯下读书写字,安静得如同真正认命了一般。
然而亡国公主的命运从来不由自己掌控。
一个月后,靖国宫中举行夜宴,我也被要求出席。
这是我第一次在靖国宫廷正式露面。芷兰为我精心打扮,选了一身水青色衣裙,发间簪着玉簪,简单却不失体面。
“陛下特意吩咐,让姑娘穿得素雅些。”芷兰为我点上口脂,轻声道。
我明白,赵璇想必也是喜欢素雅装扮的。
宴会上,我坐在裴珩下首不远处,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,好奇的,审视的,甚至敌意的。亡国之女,却得新君青睐,自然引人注目。
酒过三巡,一位大臣突然起身:“陛下,臣有一事不解。大昀虽破,其王室余孽未尽除之,为何独留此女,还优待于她?”
裴珩把玩着酒杯,目光淡淡扫过我:“李爱卿有何高见?”
“臣以为,要么纳之入宫,明示天下其已归顺;要么——”李大人目光锐利地看我一眼,“除之以免后患。”
殿内顿时安静下来。我端坐原地,面不改色,手心却微微出汗。
裴珩忽然笑了:“李爱卿多虑了。留着她,只因她像一位故人。”
“故人?”另一位武官模样的男子粗声道,“莫非是那个为大昀刺探情报,最后被处死的赵璇?难怪我看上去如此眼熟。”
此话一出,满座哗然。我猛地抬头,看见裴珩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。
“霍将军,注意你的言辞。”裴珩的声音冰冷。
霍将军却不顾劝阻,继续道:“陛下难道忘了?当年赵璇表面救您,实则为大昀传递情报,最后事情败露,被先帝处死。如今又来一个如此相像的,恐怕也是奸细!”
我脑中嗡的一声。赵璇是被处死的?不是为救裴珩而死?
裴珩猛地摔了酒杯,碎片四溅。整个大殿鸦雀无声。
“拖下去,杖责三十!”裴珩下令,目光扫过全场,“谁再敢妄议此事,同罪!”
宴会不欢而散。我被提前送回朱璇阁,心中却波澜起伏。赵璇的真实死因,裴珩为何要编造另一个版本?他带我回来,究竟是为了怀念,还是另有所图?
夜深时,裴珩来了。他带着一身酒气,眼神却清明如常。
“今日之事,你怎么想?”他直接问道。
我斟酌词句:“我所听闻的版本与霍将军所言不同。”
裴珩冷笑:“霍莽是个粗人,但说的确是实话。赵璇是奸细,被先帝处死了。”
“那您为何......”
“为何编造另一个故事?”裴珩接话,走到我面前,手指抬起我的下巴,“因为朕需要记住的不是一个奸细,而是一个曾经给过朕温暖的人。这个答案,你满意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