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芷兰显得有些惊讶:“姑娘不记得自己的堂姐?”

“皇室子女众多,又不是一母所生,关系疏远也是常事。”我淡淡道,“更何况她离宫早,我那会儿才七八岁。”

芷兰犹豫了一下,终于开口:“赵璇姑娘是十年前作为使女随团来到靖国的,那时两国尚未开战。陛下当时还是不受宠的皇子,受人欺凌。据说赵璇姑娘多次相助,后来甚至为救陛下而丢了性命。”

我轻轻“啊”了一声:“原来如此。”

难怪裴珩对我这个最不受宠的公主另眼相看,原来是因为赵璇。

夜里,裴珩来了朱璇阁。

他已换下战甲,穿着一袭墨色常服,金线绣着暗纹,在烛光下若隐若现。他屏退左右,独自坐在我对面,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脸。

“说话。”他突然命令道。

我愣了一下:“陛下想听我说什么?”

“随便说什么。你的声音也像她,只是语调更加平静,她没有你这般沉静。”裴珩的眼神有些恍惚,仿佛透过我在看另一个人。

我思索片刻,轻声道:“陛下,您或许将记忆美化了。人已逝去十年,您记得的也许不是真实的赵璇,而是您希望中的她。”

裴珩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:“你是在质疑朕的记忆?”

“不敢。”我垂下眼帘,“只是逝者已矣,生者何必执着于幻影。”

他猛地起身,走到我面前,手指又一次抚上我那颗泪痣:“这不是幻影。这颗痣,生在同一位置,同样的形状颜色。我多么希望你是她,你是她就好了。”

“陛下自重。”我平静地回答。

裴珩冷笑一声:“你告诉朕,为何赵璇的画像与你这般相像?朕藏有她的画像,明日便让你看看。”

我微微惊讶:“您有她的画像?”

“自然。”裴珩的指尖轻轻摩挲那颗泪痣,眼神却逐渐冷峻,“所以不必再假装你不是她的人。你们大昀安排这步棋,用了十年时间,真是耐心十足。”

我怔住了:“陛下何出此言?”

裴珩的声音冷如寒冰,“你们大昀的人为了活命,把你供了出来,他们知道我思念赵璇心切,这个时候把你供出来,不会有什么阴谋,朕倒要看看,他们究竟在耍什么花招。”

我终于明白了他带我回来的真正原因。并非单纯的思念,而是一个反计谋。

“那陛下为何还要带我回来?”但我还是忍不住我反问。

果不其然,“因为朕要看看,你们究竟在玩什么把戏。”裴珩俯身,气息拂过我的耳际,“也因为这颗痣,朕舍不得立刻毁掉。”

他离去后,我独自坐在镜前,久久注视着那粒朱砂色的泪痣。

第二天,裴珩果然命人送来了一幅画像。

画中女子十七八岁模样,穿着大昀宫廷的服饰,眉眼含笑,眼下果然有一颗与我极为相似的泪痣。她的面容与我有七分相似,若是稍加修饰,几乎可以乱真。

“这是赵璇姑娘十八岁时的画像。”芷兰轻声道,“是陛下凭记忆命画师所作。”

我仔细端详着画中女子,忽然注意到她耳垂上有一颗小痣,位置特殊,形状似一滴微小的泪珠。

“我耳上没有这颗痣。”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耳垂。

芷兰有些惊讶:“姑娘观察得真仔细。确实,赵璇姑娘左耳垂上是有一颗小痣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