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表面上自信满满,每天加班到深夜,在办公室里进进出出,弄出很大的动静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多努力。
但私下里,我知道他已经焦头烂额。
这个客户的业务模式非常复杂,涉及到很多跨部门的协调工作。
李明那点从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,在复杂的现实面前,脆弱得不堪一击。
他开始频繁碰壁。
他尝试向其他同事求助,但自从上次会议室事件后,大家对他都敬而远之。
他去问老张,老张说:“哎呀,这个我不懂,你得问林然姐,她是这方面的专家。”
他去问小王,小王说:“我手头这个项目也急,实在抽不出时间,不好意思啊。”
所有人都用最客气的方式,给了他最冷漠的拒绝。
整个部门,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。
李明的项目进展缓慢,客户的抱怨邮件一封接着一封地发到王经理的邮箱。
王经理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,几次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李明的项目进度。
我成了最清闲的人。
我甚至接到了那个棘手客户市场总监的私人电话,他是我以前合作过的一个伙伴。
他在电话里大吐苦水,抱怨我们公司派了个“嘴上没毛”的毛头小子来对接,问我能不能介入一下。
我微笑着告诉他,这是公司对新人的培养计划,我目前不方便介入,但我会向领导转达他的意见。
我选择袖手旁观。
我不是圣母,做不到以德报怨。
你捅我一刀,还指望我为你包扎伤口?做梦。
终于,在一次项目进度汇报会上,李明绷不住了。
他的PPT做得颠三倒四,数据错漏百出,被王经理批得体无完肤。
情急之下,他故技重施,试图将责任推到我身上。
“王经理,这个项目之所以进展不顺,主要是因为……因为林然姐作为部门的前辈,没有给我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。”
他把“支持”和“指导”两个词咬得特别重,仿佛我才是项目失败的罪魁祸首。
全场的目光,再一次聚焦到我身上。
这一次,我连笑都懒得笑了。
我直接开口,声音不大,但每个字都像一颗钉子,钉进李明的心里。
“哦?那你具体说说,你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?是哪个数据你不会分析,还是哪个客户你不会沟通?你现在就列出来,一条一条说清楚,我当着大家的面,给你‘指导指导’。”
我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灼灼地盯着他。
“说啊,怎么不说了?你不是觉得我能力不行,很多基础问题都搞不清楚吗?怎么现在又需要我这个‘能力不行’的人来给你支持了?”
李明被我一连串的反问,问得哑口无言。
他的脸涨成了猪肝色,嘴巴张了几次,一个字都吐不出来。
王经理的忍耐也到了极限。
他猛地一拍桌子,指着李明的鼻子骂道:“自己没本事,就不要总想着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!李明,我再给你一周时间,如果项目再没有实质性进展,你就给我卷铺盖走人!”
会议室里,鸦雀无声。
所有人都被王经理的雷霆之怒震慑住了。
散会后,李明在走廊的拐角处拦住了我。
他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,整个人都萎靡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