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暗流涌动。
先是东宫一名侍从因私传消息被杖毙,后是沈行洲麾下一名参将因贪墨被查办。看似无关的两件事,却都隐隐指向东宫与昭王府。
“查清楚了?”李君泽问。
沈行洲点头:“那侍从的相好突然得了一大笔钱财,来源追查到最后,是个已经倒闭的绸缎庄。参将那边,赃款来路不明,但事发前有人见七皇子府上的管事与他接触过。”
“间接证据。”李君泽冷笑,“我们的七弟,倒是谨慎。”
“狐狸再狡猾,总会露出尾巴。”沈行洲淡淡道,“殿下放心,臣已布下天罗地网。”
次日早朝,有御史突然上书,弹劾昭王沈行洲拥兵自重,纵容部下欺压百姓,更有人密报其私藏兵器于京郊,意图不轨。
朝堂哗然。
沈行洲立在殿中,面不改色,仿佛被弹劾的不是自己。
皇上脸色阴沉:“昭王,可有此事?”
沈行洲出列,行礼:“回陛下,臣的部下皆严守军纪,绝无欺压百姓之事。至于私藏兵器…”他轻笑一声,“更是无稽之谈。”
“陛下,臣有密报为证!”御史坚持道,“请陛下下旨搜查!”
众臣窃窃私语,目光在沈行洲和皇上之间来回。
李君泽出列:“父皇,昭王忠心为国,战功赫赫,岂能因一面之词轻易搜查王府?恐寒了将士之心。”
这时,一个声音轻轻响起:“父皇,儿臣以为,为证昭王爷清白,搜查一番也无不可。”
众人看去,竟是李妄川。他低着头,声音温和:“既然有人质疑,查明了,反而还昭王爷一个清白。”
几位大臣纷纷附和。
皇上沉吟片刻,道:“既如此,便由刑部、大理寺派人查看一番,以安众心。”
李君泽与沈行洲交换一个眼神,心知肚明:这恐怕是个局。
然而圣意已决,无可挽回。
搜查结果令人震惊——在昭王府别院的地下,果真发现大量制式兵器,足以装备百人私兵!
消息传来,举朝震惊。
私藏兵器,等同谋逆。
沈行洲当即被软禁昭王府,等候发落。
东宫内,李君泽面若寒冰。
好一个李妄川,果然出手了,而且一出手就是杀招。
“殿下,昭王爷请您过府一叙。”心腹内侍低声通传。
李君泽微怔。这个时候,多少双眼睛盯着昭王府,他若前去,必会引人猜疑。
然而沈行洲既然冒险传信,必有要事。
是夜,李君泽悄然出宫,借着夜色掩护,潜入昭王府。
书房内,沈行洲竟还有心情煮茶。见李君泽来,微微一笑:“殿下肯来,臣很是欣慰。”
“都什么时候了,还有心思煮茶?”李君泽蹙眉。
“急有何用?”沈行洲斟茶推过去,“殿下尝尝,新进的雪芽。”
李君泽接过,却不喝:“兵器是怎么回事?”
“栽赃陷害。”沈行洲淡淡道,“别院管事已被收买,趁臣前几日离京巡防,将兵器运入地下密室。”
“你可有证据自证清白?”
沈行洲摇头:“人证物证俱在,铁证如山。”
李君泽心一沉。
私藏兵器是重罪,轻则削爵流放,重则处死。即使皇上念及旧情从轻发落,沈行洲的兵权必定不保。而失去沈行洲的支持,东宫势力将大打折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