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“不、不知道……”周涛在那头猛抓头发,几乎要崩溃,“但那代码……那结构……完美得可怕,远超我们的理解水平!它就像……就像一层镀膜,包裹着整个地球的对外数据通道!我们发出的所有信息,都得经过它过滤!这他妈……这他妈不就是个高级点的鱼缸吗?!我们在缸里,外面有人在看着?!”

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深吸几口气,但指尖依旧冰凉。周涛的比喻虽然粗俗,却可能直指真相。那种微小的延迟,是外星高等文明设置的数据过滤器?地球是一个被观测的试验场?我们所有人都是小白鼠?

“老周,”我的声音异常干涩,“这件事,烂在肚子里,对谁都别说。”

“废话!我敢跟谁说?说我们可能被外星人当猴看了?别人只会把我当猴看!”周涛几乎是吼着回答,“现在怎么办?当不知道?继续苟着?”

“当不知道?”我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“老子活了二十多年,拼死拼活搞技术,真以为自己是世界之王呢!结果告诉我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?连发个邮件都可能被审查?去他妈的!”

一种强烈的被羞辱感和愤怒冲垮了最初的震惊和恐惧。

“那……我们能怎么办?”周涛的声音带着绝望,“技术代差太大了!人家随手一个协议,我们可能一辈子都破解不了!”

“破解不了?”我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熙熙攘攘、对此一无所知的人群,一种混合着责任感和逆反心理的疯狂念头涌了上来,“既然他们喜欢‘观测’,那我们就给他们看点好看的!”

“你要干嘛?”周涛警惕地问。

“他们不是能扫描吗?不是能标记吗?”我转过身,脸上露出一个近乎狰狞的笑容,“那我们就给他们喂数据!喂到他们撑死!喂到他们的‘协议’出BUG!”

“你疯了?!这可能会立刻被发现的!”

“那就玩得聪明点!”我走回电脑前,双手再次放在键盘上,眼神锐利如刀,“他们技术高级,但未必了解所有人类的‘土办法’。还记得我们大学时搞的那个‘数字鬼影’项目吗?”

周涛一愣:“那个……用来给老旧系统制造垃圾数据流,测试负载的玩意儿?”

“对!就是它!”我手指飞快地动了起来,“把它挖出来,升级!我们要制造无数个虚拟的数据源点,模拟出成千上万种‘试图向外星发送信息’的行为模式!但不是真的发,而是用各种冗余、错误、自相矛盾甚至毫无逻辑的数据包,去冲击那个‘观测协议’!”

我越说越快,思路越来越清晰:“就像往一个精密过滤器里疯狂倒沙子倒垃圾!我倒要看看,是这个不知道运行了多少万年的协议先崩溃,还是我们先被它发现!”

周涛被我的疯狂计划惊呆了,但或许是绝望带来的勇气,或许是技术宅天生的挑战欲,他也猛地一咬牙:“妈的!干了!大不了就是提前被清理!总比当个糊涂鬼强!我马上调集所有算力!”

3 给“管理员”刷个差评!

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,我和周涛几乎不眠不休。

我们窝在各自的工作室,靠着咖啡因和一股邪念硬撑。周涛负责优化“数字鬼影”算法,尽可能模拟出更多样、更难以预测的数据模式,并利用他强大的服务器集群进行分布式部署。我则负责核心攻击逻辑的编写,并实时监控全球网络那个异常节点的反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