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中午时分,她已采了满满一篓嫩芽。下山时,恰好遇见赵建军。

“采这么多嫩芽?你要试制茶叶?”赵建军好奇地问。

林婉清点点头:“建军哥要不要一起来?我有些想法,但需要人手帮忙。”

赵建军欣然同意。两人来到林婉清家后院,那里有口大铁锅,正是炒茶所需的工具。

林婉清凭借前世参观茶叶生产基地的记忆,指挥赵建军生火控制温度,自己则将嫩芽倒入锅中,徒手翻炒。

“小心烫!”赵建军担心地喊道。

林婉清咬紧牙关,忍受着高温的灼痛。炒青是制茶最关键的一步,温度和时间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。她全神贯注,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。

赵建军看着她专注的侧脸,忽然觉得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姑娘变得不一样了,多了一种说不清的魅力和决心。

炒青完成后,接下来是揉捻、干燥等工序。等第一批茶叶制成,已是日落时分。

林婉清泡了一壶新茶,淡雅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。茶汤清澈明亮,滋味鲜爽回甘,远超村里往常制作的茶叶。

“这茶...”赵建军品了一口,惊讶地睁大眼睛,“比我之前在老师家喝到的名茶还要好!”

林父林母也被茶香吸引过来,品尝后连连称赞。

“这茶要是拿到镇上,一定能卖个好价钱!”林父兴奋地说。

第二天,林婉清和赵建军带着精心包装的茶叶来到镇上。他们没有去普通的农贸市场,而是找到了一家刚开业不久的茶艺馆。

茶艺馆老板是个中年男子,起初对两个乡下年轻人带来的茶叶不以为意。但在林婉清的恳请下,他勉强答应品尝。

一试之下,老板顿时改容相向:“这茶品质极佳!你们有多少?我全要了!”

最终,他们以每斤十五元的价格成交了第一批茶叶,是往常价格的近二十倍。握着来之不易的钞票,林婉清激动得手都在颤抖。

有了启动资金,林婉清开始扩大生产。她雇佣了村里几个手脚麻利的姑娘帮忙采茶,赵建军也主动来帮忙制作。

随着产量增加,镇上的茶艺馆已经无法消化所有产品。林婉清决定冒险一趟,去县城寻找更大的市场。

赵建军不放心她独自前往,正好高考成绩下来,他如愿被农业大学录取,也要去县城办理相关手续,于是两人结伴同行。

县城比镇上繁华得多,高楼林立,车水马龙。林婉清凭借前世的经验,毫不怯场,直接找到了县城最大的茶叶专卖店。

店主是个精明的中年人,起初对来自乡下的茶叶不感兴趣。林婉清不慌不忙地泡了一壶茶,清香顿时弥漫整个店铺。

“这是我们青山村特有的野生茶,无污染,全手工制作。”林婉清自信地介绍,“您尝一口就知道品质。”

店主将信将疑地品了一口,顿时眼睛一亮:“确实不错!你们能量产吗?”

“目前产量有限,但我们可以逐步扩大。”林婉清从容应对,“如果价格合适,我们可以建立长期合作。”

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最终以每斤二十元的价格达成协议,且店主承诺如果市场反应好,还会提高收购价。

走出茶叶店,林婉清长舒一口气,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赵建军看着她,不由有些失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