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婉清,你真是令人刮目相看。”他由衷地说,“面对那么精明的老板,一点都不怯场。”
林婉清笑笑,心想:前世我可是跟更难缠的客户打过交道呢。
从县城回来后,林婉清的茶叶生意正式走上了正轨。她在村里建立了小型茶叶作坊,雇佣了更多村民,其中包括几个贫困家庭的妇女,让她们有了稳定收入。
赵建军在去大学报到前,几乎天天来帮忙。两人朝夕相处,默契日益加深,一种微妙的情愫在彼此间悄然滋生。
然而好景不长。林婉清的茶叶生意红火起来后,引起了村里一些人的眼红。尤其是村支书的侄子王大富,原本垄断着村里的山货收购,现在见林婉清绕过他把茶叶直接卖到县城,少了不少中间利润,便开始找麻烦。
一天下午,王大富带着几个混混来到林婉家的茶叶作坊。
“林婉清,听说你生意做得不错啊?”王大富叼着烟,吊儿郎当地说,“不过你这作坊占的是集体土地,得交土地使用费。”
林婉清冷静地回答:“王大哥,这原来是我家的老宅基地,怎么成了集体土地?”
“我说是就是!”王大富蛮横地说,“每月交五十,不然就别想开下去!”
五十元在当时可是个大数目,相当于一个工人大半个月工资。林婉清知道这是明目张胆的敲诈,但强龙不压地头蛇,王大富在村里有权有势,硬碰硬不是办法。
正在僵持时,赵建军闻讯赶来。
“王大富,你这是在干什么?”赵建军厉声问道,“婉清的作坊是经过村委同意的,有什么问题去找我叔公说!”赵建军的叔公正是村支书。
王大富天不怕地不怕,就怕村支书叔叔,见赵建军抬出这尊大佛,顿时气焰矮了半截,嘟囔着带人走了。
事后,赵建军担心王大富报复,建议林婉清去找村支书正式备案,取得合法手续。
村支书赵老伯是个开明人,早就听说林婉清带动村里妇女就业的事,十分支持。不仅正式批准了她使用土地,还主动提出可以帮她申请农村创业扶持贷款。
有了村支书的支持,林婉清顺利拿到了贷款,扩建了作坊,添置了设备。她还创新性地开发了几种不同风味的茶叶产品,市场反响很好。
转眼到了八月,赵建军即将赴省城上学。临走前晚,他约林婉清到村头的老槐树下。
夏夜微风习习,蝉鸣阵阵。赵建军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盒子,递给林婉清。
“这是什么?”林婉清好奇地问。
“打开看看。”
林婉清打开盒子,里面是一条精致的银质项链,吊坠是一片茶叶的形状。
“我自己设计的,找银匠打的。”赵建军有些不好意思,“寓意是...无论走到哪里,我都会记得青山村的茶香,记得...”
他顿住了,脸上泛起红晕。林婉清的心跳突然加速,月光下,赵建军的眼睛格外明亮。
“记得什么?”她轻声问。
“记得你。”赵建军终于鼓起勇气,“婉清,等我大学毕业,我就回来建设家乡。到时候,你愿意...愿意和我一起吗?”
林婉清看着这个真诚的青年,心中涌起暖流。前世她经历过虚情假意,深知真心的可贵。她轻轻点头:“好,我等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