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苏半夏没看那屏幕,她往前走两步,手指着窗外:“是陈婆婆那碗喝了四十多年、养大了巷里好几代人的茉莉花茶!是李老伯手里那些快没人会了、可记着老辈人手艺的木工家什!是咱这每家每户门口都不重样、刻着年头和吉祥话的老门墩!是夏天大伙儿聚在槐树下扯闲篇、冬天围着炉子取暖的那股子人情味儿!程总,这些,您那高楼大厦和商场,能赔吗?能搬得走吗?”

她话没说完,底下就嗡嗡开了,好多人都点头。

程子奕看着她,觉得有点意思,但也只是有点意思。他见多了这种理想主义者,最后都得向现实低头。他嘴角扯出一点近乎礼貌的笑:

“苏小姐的情怀让人感动。但商业开发要的是理性、效率和长远眼光,得为更多人的未来负责。破旧才能立新,这是城市发展的规律。我的职责,是为集团创造价值,为城市带来更高效、更现代化的面貌。”

他的话像堵冰墙,想把苏半夏那些滚烫的诉求轻轻巧巧挡外头。

苏半夏心往下一沉。她看着眼前这男人,英俊、成功、逻辑强,可他看这巷子的眼神,像看一堆没生命的积木。她感到一股无力,可更多的是一股被激起来的、死也要守住的劲儿。她手指头悄悄攥紧了。

程子奕也清楚感觉到了她的抗拒和坚持。这没让他恼,反而冒出一股少见的、想“说服”甚至“压服”的念头。他觉得她像块温润却硬的石头,得好好磨磨才能认清现实。

他往前略倾了下身,声音压低点,像只对她一个人说,却带着一股子上对下的压力:

“苏小姐,情怀不能当饭吃,好梦也得有真金白银撑着。我会让你看到,什么叫更高效、更好的未来。”

说完,他不再看她,转头跟周曼莉吩咐下一步,好像刚才那点争执只是个屁大的插曲。

阳光从旧窗户照进来,把他俩隔开,影子却都拖在地上,差点挨着。

苏半夏站在原地,看着程子奕走得倍儿挺直的背影,深吸了口气。空气里好像还留着他身上那点冷淡淡的雪松味,跟她闻惯了的茶香和烟火气撞不到一块儿。

她知道,这仗,刚开头。

她死也不会认输。

2 深巷微光

项目说明会带来的震动,在巷子里闷闷地滚了几圈,没散。空气里绷着股劲儿,往日摇着蒲扇闲扯的嗓门都低了下去,好多人隔着窗户瞅那几辆还没走的黑车。

程子奕没急着走。他让周曼莉和司机先等着,自己甩上车门,打算用脚底板再把这地方丈量一遍。他扯松了领带,昂贵的西装外套搭在臂弯,试图让自己瞧着没那么“硌人”。

午后的日头偏了西,光斜着打过来,把墙皮脱落处的碎屑、窗台上半死不活的盆栽、还有门口小凳上老人脸上深深的褶子,都照得清清楚楚。他皮鞋底敲着青石板,声音规律又陌生,混不进拖鞋趿拉和自行车铃铛的声响里。

他晃到陈婆婆的茶馆门口。老人正拿着块旧布,慢悠悠地擦一个铜壶,壶身映出他有点变形的影子。她抬眼瞅了他一下,眼神浑浊,没啥情绪,不像看仇人,也不像看客,就跟看块路边石头似的,然后继续低头擦她的壶。程子奕那点准备应付寒暄或敌意的劲儿,一下泄了,这种彻底的漠视,他头回尝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