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阿强也跟着点头,磕磕巴巴地补充:“就、就是!拿一笔钱走人,坐吃山空,心里不踏实。要还能在这儿,靠着家门口的本事慢慢赚,细水长流才好…我、我熟悉巷子,送东西协调啥的,我都能干!”

周曼莉适时地调出几组数据,语气专业却不再冰冷:“程总,苏小姐的方案在初期投入和短期回报率上确实不占优。但从长期品牌价值、社会效应以及政策支持角度评估,具有独特的优势。若能成功,将是奕程一张极佳的名片。”

顾知行清了清嗓子,指着摊开的规划图打圆场,语气温和:“程总方案的效率毋庸置疑,苏小姐和居民们的情感诉求也非常重要。或许我们可以折中,划分出核心保护区和适度开发区域?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既满足安全舒适,又最大程度保留风貌和社区结构。”

会议室里一时只剩下窗檐滴水的嗒嗒声。

程子奕的目光从那份手写计划书上抬起,看向苏半夏,又扫过李老伯固执的脸、陈婆婆忧虑的眼、小雅急切的神情、阿强朴实的期待。他忽然觉得,一直习惯的快刀斩乱麻,在这条黏糊糊、扯不断的旧巷子里,有点使不上劲。

“争论没有意义。”他最终开口,声音听不出情绪,“成立一个联合小组。我的人,苏小姐,还有居民代表,顾工你也参与。实地去看,挨家聊,拿一个能落地的细节方案出来。”

这不是妥协,是他换了种方式下棋——把难啃的骨头放进锅里,慢慢熬。

会散了。人往外走,程子奕在门口挡了下苏半夏的路。

“希望你的那些‘细水长流’,经得起算。”他语气没什么起伏。

苏半夏抱紧她的文件夹,抬头看他:“也希望程总的‘算盘’,能拨得进人情。”

阳光斜切过门廊,把两人隔开,影子却拖在地上,差点碰到一起。

5 笨拙的靠近

联合小组算是成立了,但运行起来像台生了锈的机器,嘎吱作响,哪儿都不对劲。

程子奕习惯了下达指令,他的团队也习惯了高效执行。可面对巷子里七嘴八舌的意见、李老伯时不时蹦出的倔强反对、还有苏半夏那份细致到让人头疼的“情怀清单”,他那些引以为傲的商业模型和效率准则,第一次显得有点…使不上劲。

这天下午,小组又在居委会那间小屋里开会。为了一处临街小屋是改造成公共书屋还是特色小铺,争论了小半个钟头,没什么进展。

程子奕揉了揉眉心,打断了一场关于“书香气”还是“烟火气”更重要的辩论。他目光转向苏半夏,她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,侧脸透着点疲惫,但眼神依旧专注。

他忽然想起什么,朝周曼莉示意了一下。周曼莉立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狭长盒子,递到他手上。

程子奕接过,略一沉吟,然后将盒子推到了苏半夏面前。动作有点生硬,不像送礼,倒像在签署一份合同。

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丝绒盒子上。

苏半夏愣了一下,抬起头,眼中带着疑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