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后一口,你吃。”陈默将碗推给许晨。
“猜拳决定。”许晨摇头,伸出拳头。
三局两胜,陈默输了。他笑着吞下最后一口面条,心里计划着明天去哪试镜,后天去哪打工。那时的北京,天空似乎总是灰蒙蒙的,但他们眼中的未来却闪着金光。
“我一定会成为最好的演员。”许晨望着天花板,语气坚定。
“而我会成立最好的娱乐公司,专门捧红有才华的人。”陈默接话。
两人相视而笑。狭小的公寓里,梦想似乎触手可及。
陈默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许晨的情景——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,少年拖着巨大的行李箱,脸上是掩不住的稚气和决心。他们在一个小剧组试镜时相识,都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,却都对表演有着近乎固执的热爱。
后来他们决定合租,因为谁都付不起一整月的房租。公寓很旧,冬天漏风夏天闷热,但那是他们最初的家。白天各自试镜、打工,晚上分享当天的收获与挫折。有时为了一个表演细节争论到深夜,有时一起对着经典电影模仿练习。
“你的表情太夸张了,内心戏不需要这么大的动作。”陈默批评道。
“你太收敛了,观众怎么看得懂?”许晨反驳。
最后往往是各退一步,融合两种风格。奇妙的是,这种碰撞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陈默比许晨年长三岁,更早看清这个行业的残酷。当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等不到那个“突破性角色”时,他开始转向幕后。许晨却依然执着于表演,他的天赋和努力让陈默相信他一定能成功。
“如果我开公司,第一个就签你。”陈默常说。
“那你得快点,等我红了,签约金很贵的。”许晨总是这样回答,眼里闪着光。
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夜。许晨接到了一个重要配角的试镜机会,导演很有名气。他们兴奋地准备了一整夜,第二天许晨却因淋雨发高烧。陈默冒雨买药,陪在他身边一整夜。
“你去不了试镜了。”陈默遗憾地说。
许晨烧得满脸通红,却坚持道:“不,我必须去。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。”
最终是陈默拦下了他:“健康最重要,还会有机会的。”
但机会再也没有来。那个角色给了别人,演员因此一炮而红。许晨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,是陈默一直陪在他身边,鼓励他,支持他。
后来陈默真的开始筹备公司,取名“星光娱乐”。他拉到了一笔小额投资,许晨是他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签约艺人。公司初创艰难,两人常常共用一件西装外套参加活动,轮流穿唯一一件像样的衬衫试镜。
“等我们有钱了,我要买一柜子的衬衫,一天换三件。”许晨发誓道。
陈默大笑:“那我就买一柜子的西装,配你的衬衫。”
最困难的时候,他们只剩最后一百块钱。许晨偷偷去卖血,回来时脸色苍白,却笑着说有个临时演员的活儿酬劳不错。陈默后来才知道真相,两人大吵一架。
“我不能总是依赖你!我也想为你做点什么!”许晨几乎是吼着说。
陈默愣住了,最后轻轻抱住年轻的伙伴:“我们是搭档,记得吗?一起承担,一起分享。”
那天晚上,他们坐在屋顶看星星,许晨突然说:“无论发生什么,我们永远都会是伙伴,对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