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
回到家,我还没卸妆,手机先“叮叮”炸开。许晴甩来三条链接: #沈氏总裁官宣太太# #夜市女孩拿下霸总# #三个月试用婚#
我捧着水杯看热搜,笑出声:“人间果然爱搞标题文学。”
下一秒,又一条推送顶上来——一条新账号的长图: 【某手作香氛品牌致敏事件合集】 底下配了几张模糊不清的手臂红疹图,和一句很懂流量的话:“便宜蜡烛,贵妇过敏。”
我捏着杯沿,手指慢慢发凉。 这波来得太及时,准得像在后台等着我们下场。
屏幕又亮,是他。
【看到了。】 【别怕,我在。】
我盯着那四个字,喉咙里像塞了一颗很小的石头,又被温水推开。 我回复:“先把资料收集齐,我明天开炉直播。你别插手,站在后面就好。”
【好。】他很快回。 又过两秒,补了一句: 【但我会在后面。】
我放下手机,走到镜子前卸妆。 镜子里我的眼睛有点红,但不狼狈——薄荷在皮肤底下慢慢散开,雪松像一条很细的脊梁,竖着。
我对自己点头:“呼吸。” 然后开始列清单:过敏学基础、配方溯源、蜡油批次、供应链证明、应急手册,以及,明天直播的第一句话。
我想好了: ——“大家好,我卖睡眠,也卖诚实。”
4
第二天上午十点,我把客厅临时改成了直播间。 手机架、补光灯、温度计、电子秤、记录本,还有三盆被我当“观众”的多肉。围裙口袋里揣着两支记号笔,一黑一金——黑的写事实,金的写重点。
许晴负责场控,她把耳机一戴,变身人形弹幕过滤器:“启动关键词屏蔽。‘便宜’、‘致敏’、‘挂了’这些先拦半小时。你只管讲,剩下交给我。”
手机亮起倒计时。 他发来两条消息,很短: 【网络加速已开。】 【法务在旁,已存证。】
我回了一个“OK”,在心里把“四拍吸气六拍呼气”默念一遍,按下开始。
“大家好,我卖睡眠,也卖诚实。”我对着镜头微笑,“今天不走花路,只走流程。我们从原料开始。”
我把镜头拉近,镜头里是四个透明罐:大豆蜡、椰油蜡、蜂蜡、矿蜡对照。罐口贴着批次号和供应链二维码。 “先看蜡基。我的配方主蜡是大豆蜡,辅以椰油蜡提高释香和稳定性。蜂蜡只在特调系列用一点点。矿蜡这罐,是‘假货对照’。”
评论区刷起来: 【讲配方不怕被抄?】 【老板娘好飒!】 【我就想知道到底会不会过敏】 【才不是假货!我朋友用了真的起疹子!】
“过敏问题是今天的重点。”我点头,“先说定义:任何气味和成分都可能触发个体不耐,我尊重每一位皮肤的脾气。所以我承诺三件事:一,所有香精均为可追溯来源,符合行业安全标准;二,标签上标注潜在过敏源;三,售后支持真金白银,不嘴硬。”
我把“薄荷雪松”的原材料摆出来。 一个小瓶写着“Field mint E.O.”,另一个写着“Cedarwood V.”,还有一支调好的基底液。 “大家看这个‘V’,是指弗吉尼亚雪松分级版本。别被花名吓到,它闻起来像把心脏按在木头上。”
弹幕: 【文艺犯了】 【心脏按木头哈哈哈】 【所以致敏呢?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