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“老陈啊,公司现在的情况,想必你也有耳闻。”王振终于放下手机,身体前倾,双手交叉放在桌上,摆出一副推心置腹却又公事公办的姿态,“行业寒冬,项目量直接砍了七成不止。总部那边压力很大,要求各个部门必须‘精简架构’,优化人员成本。很遗憾,你们技术质检部……也在调整范围内。”

他推过来一份薄薄的文件,纸张雪白,上面的加粗黑字像淬了毒的钉子般刺入陈建国的眼帘——《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》。他的目光没有在那些冗长的条款上停留,直接跳到了最关键的那一页——赔偿金数额。

N+3。

比他私下里预想的稍微好那么一点点,公司似乎还想保留最后一点体面。但这点钱,远远买不断他十二年的汗水和心血。

“王经理,”陈建国开口,声音因为长时间沉默而沙哑,像砂纸磨过粗糙的水泥表面,“我在宏盛,整整十二年了。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干起,做到高级工程师。参与过公司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项目,‘地标国际’、‘金融中心’……还有上个月刚抢完工期的‘星耀城’。”他顿了顿,喉结滚动了一下,“为了赶‘星耀城’的主体浇筑,我带人在工地上连续盯了七十二个小时,高烧三十九度都没下火线。现在,公司就用这‘N+3’,买断我十二年的青春?”

王振的目光闪烁了一下,避开了陈建国直视的眼神。他拿起桌上那支公司十周年庆典时定制的、笔身刻着名字和工号的钢笔,无意识地转动着:“老陈,你的贡献公司都记着。我理解你的心情,真的。但这是总部的决定,大势所趋,我个人也无能为力。签了吧,好聚好散。现在行业不景气,找工作也需要时间,这笔钱好歹能帮你过渡一下,不算少了。”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程式化的惋惜,听起来毫无温度。

陈建国将协议轻轻放回桌面上,双手平摊,压在那冰凉的纸张上。这双手,关节粗大,皮肤粗糙,指缝里还留着昨天去工地抽查时无意间沾上的、洗刷未净的灰浆痕迹。它们曾经在无数个深夜伏案绘制图纸,在烈日下精准地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,在暴雨如注的深夜指挥基坑抢险……这双手为宏盛垒起了一砖一瓦。此刻,它们却微微颤抖着。

“让我走,可以。”陈建国抬起头,目光如炬,再次牢牢锁定了王振试图躲闪的眼睛,“但我有一个条件。‘滨海嘉园’三期,七号楼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原始报告,我要复印件。原件归档前的复印件。”

办公室里的空气骤然凝固了。王振脸上那副职业性的、略带同情的神色瞬间冻结,肌肉僵硬了一秒,随即又强扯出一个极不自然的笑容:“老陈,你这就没意思了。那是公司归档的技术资料,属于商业机密,跟你离职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
“有关系。”陈建国身体向前倾,压低了声音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八个月前,那次浇筑。晚上下雨,水泥批次明显有问题,实验室的初步快速检测,强度连C35都达不到!是我,坚持要求立即停工、返工!但第二天,是你直接打电话给我,说‘工期耽误不起,每小时损失好几万,先浇着,强度差点后续再补救’。我当时在电话里跟你说,‘王经理,这是核心筒的承重结构,不是儿戏!’你怎么回我的?你说,‘我说了算!浇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