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公桌上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瓶,里面是几朵干枯的茉莉花。那是她十八岁那年的夏天风干而成的,陪伴她走过了大学四年,又跟着她进了这家出版社。
没有人知道那瓶茉莉的来历,也没有人问起。
直到江叙的出现。
他是新来的主编,温和儒雅,年纪不过三十出头,却已在出版界小有名气。第一次部门会议上,他注意到苏茉桌上的茉莉标本,微微一笑:
“你也喜欢茉莉?”
苏茉怔了怔,点头。
“我母亲也喜欢茉莉,尤其是四季茉莉,一年到头都能开。”江叙的语气平常,却让苏茉心里微微一动。
会议结束后,他特意走到她的工位前,轻声说:
“社里最近在策划一本爱情散文集,我觉得你很适合负责这个项目。”
苏茉有些意外,但还是接下了任务。
那之后,他们因为这本书频繁接触。江叙细致专业,给出的建议总是恰到好处;苏茉文字敏感,编辑功底扎实,两人合作得越来越默契。
某个加班的晚上,江叙递给她一杯热茶。
“茉莉花茶,看你常喝。”
苏茉接过,茶香氤氲中,她忽然有些恍惚。
好像很久没有人,这样细致地记得她的喜好了。
散文集的推进很顺利。苏茉白天处理稿件,晚上偶尔会应江叙的邀请,一起去楼下咖啡馆讨论细节。
他总能在她犹豫的地方给出方向,在她困惑的时候提供思路。他的成熟与包容,像一道温润的光,渐渐照进她多年来有些封闭的内心。
一次雨天,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向地铁站。苏茉不小心踩进水里,鞋袜尽湿,江叙毫不犹豫地蹲下身,从公文包里拿出备用的报纸帮她垫在鞋里。
“主编……您还随身带报纸?”苏茉有些哭笑不得。
“习惯而已,”他笑笑,“怕万一有什么需要垫一垫的。”
那一刻,苏茉看着他被雨打湿的肩头,心里某个角落悄悄软了下去。
生日那天,她照常加班。晚上八点,办公室只剩她一人。她正要关电脑离开,却见江提着一个纸袋走进来。
“生日快乐,”他笑着说,“猜你今天会加班。”
纸袋里是一盆小小的盆栽——绿叶白花,香气清幽。
“四季茉莉,”江叙说,“不像普通茉莉只在夏天开,它只要照顾得好,一年四季都能开花。”
苏茉怔怔地看着那盆花,一时说不出话。
“不想让你再等季节,”他轻声说,“想让你随时都能看到花开。”
那一刻,苏茉仿佛听见心底冰层碎裂的声音。他们在一起了。
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,也没有犹豫不决的试探。一切像是水到渠成,自然而然。
江叙体贴而稳重,会在她熬夜赶稿时送来宵夜,会在她情绪低落时安静陪伴。他支持她写作,鼓励她把那些藏在心底的故事写出来。
“你的文字里有种安静的力量,”他说,“像茉莉的香气,不张扬,却让人难忘。”
苏茉开始整理从十八岁以来断断续续写下的日记和随笔。那些关于林屿、关于离别、关于等待的文字,第一次有了被看见的可能。
江叙是她的第一个读者。他从不追问故事的真实性,只是从编辑的角度给出建议,偶尔也会轻轻叹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