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结束的那天,全班同学聚在操场上扔试卷、拍合照,欢呼声几乎掀翻天空。
苏茉和林屿没有参加狂欢,他们悄悄溜出校门,去了城郊的小山坡。
那是他们常来的地方。视野开阔,能看见整座城市的天际线,也能看见远方的铁路和公路,像是一条条通往未来的线。
“我们以后会去哪里呢?”苏茉抱着膝盖,轻声问。
“你去哪,我就去哪,”林屿说,“反正我要学美术,你去学文学,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就好。”
他从背包里拿出两罐冰可乐,递给她一罐。
“砰”地一声拉开拉环,气泡涌上来,像是压抑已久的青春终于获得释放。
“等茉莉开得最盛的时候,我就带你去海边,”林屿说,“我答应过你的。”
苏茉笑着点头,“好。”
那天傍晚,他们坐在山坡上看日落。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,云朵像是被点燃了一般,绚烂而壮丽。
林屿拿出素描本,快速勾勒着眼前的画面。苏茉则打开日记本,写下一行又一行的字。
“6月10日,高考结束了。和林屿在山坡看日落。他说要带我去看海。我相信他。”
3 花落人未归
回家后,她发现窗台上的茉莉已经开了七八朵,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。
她轻轻触摸那些花瓣,像是触摸着一个即将实现的梦。
暑假正式开始,茉莉也进入了盛花期。每天都有新的花苞打开,香气越来越浓。
林屿几乎天天来苏茉家。有时是帮她复习填报志愿,有时是一起看电影,更多时候,只是安静地陪她看书、听音乐、照料茉莉。
他带来一本厚厚的素描本,专门用来画茉莉。从花苞到绽放,从清晨到黄昏,从雨天到晴天……他画下了茉莉的每一个瞬间。
苏茉则用文字记录这一切。她的日记本里,越来越多地出现“林屿”和“茉莉”这两个词。
七月中旬,林屿收到美院录取通知书的初审通过函。他兴奋地跑到苏茉家,把她从房间里拉出来,在楼下转了好几个圈。
“我就知道你能行!”苏茉也替他高兴。
“等我正式录取了,我们就去看海!”林屿说,“就我们两个人。”
那天晚上,他们一起去看了场电影。散场后,沿着河岸散步。夏夜的风温柔地吹着,河面上倒映着灯光,像是星星落入了水中。
林屿忽然停下脚步,从包里拿出一个卷起来的画纸。
“送给你。”
苏茉展开来看,是一幅水彩画——《茉莉与少女》。画中的女孩侧坐在窗边,低头看着手中的书,窗台上是一盆盛开的茉莉。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,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。
“这是我心中的你。”林屿轻声说。
苏茉抱着画,心里像是被什么柔软的东西填满了。
“我会一直珍藏的。”她说。
八月初,茉莉依旧开得热烈。林屿却渐渐变得忙碌起来。
他不再天天来苏茉家,电话也常常无人接听。苏茉以为他在准备复试试稿,没有多想。
直到有一天,她在街上遇见林屿的母亲。对方神色匆匆,勉强笑了笑,没有多说什么。
苏茉心里隐隐有些不安,但还是没有多问。
八月十日,是林屿的生日。苏茉提前准备了一份礼物——一本手工制作的相册,里面贴满了她拍下的茉莉照片,每一张旁边都写着一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