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太子白我一眼,继续闭目养神。

2

我看遍一路的风光,而后数十年,这条路我走过三四次,每次的心境都不同,但一切的开端正是因这次的出行。

靠近京都的地界当地人生活的还算平常。

再往外走,连年征战使得他们的日子艰难,家里没人、没钱、没粮食,还要交纳徭役赋税充国库,毕竟这些年国库也就顶个名头,实则就是个空荡荡的仓库而已。

到了边城,百姓易子而食居然是真实存在的。

我曾生活在现代伟大的祖国,见证过和平盛世,如今面对眼前这一切,我突然知晓上学那会儿背诵的《石壕吏》《卖炭翁》,那些不是随便虚构的,是眼前活生生的,他们的一生。

太子说,他曾是他们的一员,也曾饥不果腹,衣不蔽体。

他想亲自挽救他们,可他做不到。

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一丢蠢,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他,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帮到他。

他默默回身,看着我良久,我不明白他的意思。

良久,他道,「回京吧。」

回京后,太子每日更忙了,看他日渐消瘦的身子骨,我有些担忧。

不过,不管外面朝堂几番纷争,东宫的日子始终是平和舒心的。

自出巡回来后,儿子跟着也发愤图强起来,小小的个头还没桌腿高,每日用功读书,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。

我以为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很久,却没想到老皇帝先垮了。

太子继位,我成了皇后。

从东宫到皇宫,日子好像并没有太大变化,我是后宫唯一的后妃,又能接着苟日子了。

可太子、啊不,皇上却不让我苟着,每日搬来成堆的折子让我看,挑灯夜战,高考我都没这么用功。

想撂挑子。

可儿子总教育我,「母后,咱们要帮父皇分担些,他太难了。」

是呀,他是很难。

以一人之力稳民心、安民意,对抗那些蠢蠢欲动不安分的人,念着这些,我又继续埋头苦干了。

3

本朝至今才二代,建朝不过十余载,一切百废待兴。

南方水患、边关不稳、官场内耗、人心浮荡,各种事项积重难返,千丝万缕,不知从何入手。

历史课教过,轻摇赋税,可它没教怎么制衡各方,轻飘飘的四个字可能就会将我们推至深渊。

尽管情势紧张,但我还是踏实的。

可有一天,皇帝也一睡不起,我慌了,那个替我跟儿子撑着的人没了。

儿子继位,我成了太后。

不到三年时间,我身份升了三级,当初天天熬夜加班写代码,也没这么快升职啊。

我明白他们此刻跪地高呼万岁,不过是看我们孤儿寡母好掌控,这种戏码我电视剧里没少看。

因此,我知道眼下我急需给自己找个靠山,毕竟我的母家无权无势,护不住我们娘俩。

我虽然贵为太后,但原主今年也就将满十八岁,处子之身,是我眼下最有利的本钱。

可我依旧只是个社恐,这些年并没有什么进益。

好在贴身侍女珍儿宽慰我,咱这身份会有人主动找上门,我到时候只需端着,看他们怎么说便可。

珍儿说是侍女,其实我早拿她当我闺蜜,啥事都爱跟她絮叨,我觉得甚是有理,她可真聪明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