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沐这才抬起头,发现窗外已经黑了。他看了一眼地上的书,已经看完了十二本。他的头有点涨,像是被塞满了东西,可精神却异常亢奋。
“谢谢,我明天再来。”许沐把书放回书架,小心翼翼地把《名人成功秘诀》放进书包里——这本书是他的命,绝对不能丢。
他走出书店时,外面已经亮起了路灯。夏夜的风吹在身上,带着一丝凉爽。他抬头看了看天空,星星很亮,月亮挂在树梢上,像是在对着他笑。
许沐的嘴角,终于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笑容。
他沿着人行道往前走,脚步轻快。路过一家便利店时,他进去买了一瓶矿泉水,一口气喝了半瓶。冰凉的水滑过喉咙,让他清醒了不少。
他想起了妈妈。妈妈在一家小工厂上班,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,挣的钱不多,却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许沐。以前许沐成绩不好,妈妈从来没有骂过他,只是说:“沐沐,尽力就好,妈妈不怪你。”
他以前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,可现在,他有了让妈妈骄傲的机会。
许沐握紧了书包里的《名人成功秘诀》,心里暗暗发誓:这个暑假,他一定要拼尽全力,开学后,他要考出最好的成绩,要让妈妈笑一次,要让那些嘲笑过他的人,都闭嘴。
第二天早上六点,许沐就醒了。他洗漱完,给妈妈留了张纸条:“妈,我去图书馆学习,中午不回来吃饭了。”然后背上书包,拿着昨天买的面包和牛奶,直奔图书馆。
图书馆早上八点开门,许沐在门口等了一个小时。开门后,他直奔藏书室,还是昨天那个角落,他把书包放在地上,拿出《名人成功秘诀》,然后从书架上找了十几本传记,开始了新一天的“吸收”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许沐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和书店里。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,在图书馆看书;下午四点到晚上九点,在书店看书;九点书店闭店后,他会回家,用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法,把当天吸收的能力整理一遍,然后制定第二天的计划。
刚开始的时候,吸收能力的过程很痛苦。每读完一本传记,他的头都会疼得厉害,像是有无数根针在扎。有时候吸收的能力太多,还会出现思维混乱——比如同时吸收了爱因斯坦的抽象思维和达芬奇的具象思维,脑子里会出现很多矛盾的想法,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理顺。
有一次,他读《梵高传》,里面描写梵高在阿尔勒的日子,那种对艺术的疯狂和绝望,让他吸收时差点崩溃。他感受到了梵高的痛苦和孤独,那种情绪压得他喘不过气,他甚至想把书扔了,再也不读了。
可他想起了妈妈的眼神,想起了林薇薇的嘲讽,想起了孙浩的挑衅,他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。他用稻盛和夫的坚韧,对抗着那种负面情绪;用梅西的专注,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书本上。
慢慢的,他开始适应这种节奏。他学会了控制吸收的速度,每天最多读三本传记,避免思维混乱;他学会了在头痛的时候,用达芬奇的观察法,看看窗外的树,看看天上的云,让大脑放松下来;他还学会了把吸收的能力融合起来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