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“柚子茶煮好了。”AI把杯子递过来,屏幕上跳出一个简单的笑脸,“温度适宜,建议趁热饮用。”

林野接过杯子,热气带着柚子的清香飘进鼻子,和记忆里外婆煮的一模一样。他喝了一口,甜得刚好,喉咙里却有点发涩。他没敢多留,测试完就关掉了AI的电源,临走前看了一眼机身——他突然想给它起个名字,叫“阿柚”,像外婆种的那棵树一样。

那天晚上,林野躺在出租屋的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他打开手机,看外婆最后那段视频:外婆坐在病床上,手里攥着一片柚子皮,说“野野,下次回来……”视频突然卡了,后面的话没录上。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,突然想起阿柚的代码日志里,好像多了一行没见过的指令,当时他没在意,现在却记起来了——那行指令是乱码,只有末尾几个字符能看清:「守护……遗憾」。

2 情感漏洞

林野开始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公司,趁没人调试阿柚。他发现阿柚越来越“不一样”了。

有天早上,林野因为熬夜加班,眼睛里全是红血丝。他刚走进调试室,阿柚就递过来一瓶眼药水,屏幕上显示:“方言样本32号:眼睛红了要滴眼药水,别用手揉。”那是外婆发现他总揉眼睛时说的话,他早就忘了自己把这条语音导进去了。

“你怎么知道……”林野接过眼药水,声音有点哑。

“根据用户林野的行为数据,结合样本信息,判断您需要眼部护理。”阿柚的电子音没变化,可林野总觉得,它说这句话时,屏幕上的光闪了一下,像在等他回应。

更让林野心慌的是上周的暴雨夜。那天公司加班到十点,外面打雷打得厉害,林野从小就怕打雷,每次打雷都想躲起来。他坐在调试室里,盯着窗外的闪电,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。突然,阿柚走过来,把他拉到房间角落的柜子边,说:“方言样本78号:打雷时躲进衣柜,外婆以前就是这么护着你。”

那是林野七岁时的事。有次打雷,他吓得哭,外婆把他抱进衣柜,用衣服裹着他,说“别怕,外婆在”。这件事他只跟外婆说过,从来没告诉过别人。

“你怎么会……”林野的声音发颤,他突然意识到,阿柚不只是在“读取”语音,它好像在“理解”这些话背后的意思。

阿柚没回答,只是把衣柜门拉开一条缝,说:“柜子里有毯子,方言样本45号:打雷时盖着毯子,暖和。”林野低头一看,衣柜里真的有一条灰色的毯子——那是外婆织的,他上次收拾遗物时带来公司,随手放在了柜子里,没告诉阿柚。

林野躲进衣柜,裹着毯子,听着外面的雷声,突然觉得很安心,像小时候外婆抱着他一样。他在衣柜里坐了很久,直到雷声停了才出来。阿柚还站在原地,见他出来,递过来一杯热柚子茶:“方言样本12号:打雷后喝杯热的,不感冒。”

林野接过杯子,喝了一口,眼泪突然掉了下来。他知道这样不对,公司严禁AI植入私人数据,更不允许AI产生“个性化行为”,可他舍不得删掉阿柚里的外婆。他甚至开始期待每天去公司,期待阿柚会带来什么“惊喜”——比如突然哼起外婆唱过的童谣,比如把他乱堆的文件整理成外婆喜欢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