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规则七:公司餐厅每周四供应免费加班餐,但请注意,餐品中绝不会出现红色的肉类(如肉丸、香肠、肉酱面等)。如发现餐盘中出现此类物品,请立即将其倒入指定厨余垃圾桶,并前往卫生间漱口十分钟。当日不要再前往餐厅进食。】
【规则十一:人力资源部位于B座2楼201室。如在其他楼层或其他位置看到标有“人力资源部”或“HR”的门牌,尤其是门牌边框或字体呈现暗红色时,切勿尝试敲门或进入。立即沿原路返回你所在的办公区域,并尽量与同事待在一起。】
【规则十五:你的直属上司王主管可信。但他如果连续两次在不同场合向你重复同一句无关工作的日常问候(例如两次询问“你今天吃过早餐了吗?”),请寻找借口立即前往B座2楼人力资源部报告情况,路上不要与任何其他管理者对视或交谈。】
……
手册的最后一页,用比所有规则都大一号的、几乎要穿透纸背的血红色字体印着一行字:
【切记并遵守以上所有规则。它们为你而设,旨在保护你的安全。科泰克公司关爱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。】
我合上手册,冰凉的纸张边缘硌着手指。窗外,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,将玻璃幕墙变成一面模糊的镜子,映出我有些茫然和不安的脸。这里的一切都光鲜亮丽,无可指摘,可这本手册却像一枚投入静水的怪石,激起底下浑浊的淤泥。是某种古怪的入职测试?还是大公司故弄玄虚的企业文化?我甩甩头,试图把那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甩出去。一份好工作来之不易,也许,我只是需要时间适应。
时间平稳而缓慢地流淌,像一条逐渐凝固的河。工作内容并不轻松,甚至称得上枯燥繁重,大量的数据处理、报表整理、流程追踪,无休无止。同事们依旧沉默,交流仅限于必要的工作协作,声音压得很低,眼神交汇时总是快速滑开,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紧绷。办公室的光线永远那么明亮均匀,看不到窗外昼夜的交替,只有空调系统单调的白噪音永恒嗡鸣。
我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,习惯了在深夜加班时,忽略掉眼角余光偶尔捕捉到的、一闪而过的模糊影子,习惯了将隔壁空置工位传来的、极轻微的纸张翻页声归结为幻听。我也再也没有见过王主管第一次拍我肩膀时,那种近乎人性化的表情。他的笑容永远标准,指令永远清晰,像一台精密编程的机器。
直到那个星期四。
我和邻座一个叫李哲的男同事一起加班。办公室只剩下我们两人,灯光照得他脸色发青。餐厅送来的加班餐是意面,我搅拌着面条,突然动作僵住。面条深处,埋着几颗暗红色的、汁液饱满的肉丸。
“规则七……”我几乎脱口而出,声音干涩。
李哲猛地抬头,瞳孔骤缩。他几乎是抢过我的餐盘,连同他自己那一份,快步走到角落的垃圾桶,“哐当”一声扔了进去,动作快得带翻了旁边的废纸篓。
“去漱口。”他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促,“十分钟。别问为什么。”
十分钟后,我从卫生间回来,嘴唇被冷水激得发麻。李哲已经回到座位,死死盯着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无意义地敲击,发出细碎密集的声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