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记者 林薇 发自青山市南麓镇

9月1日凌晨3点17分,青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在寂静的值班室里骤然响起。接警员小吴刚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指尖还沾着键盘上的灰,就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带着哭腔的男声,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:“警察同志……救救我……我在南麓镇望川古宅……我那部顾炎武的手稿……没了!门窗都好好的,它就这么没了!”

小吴迅速在电脑上敲下关键信息——地点:南麓镇望川古宅;事由:珍贵古籍失窃;报警人:周明远。她一边捏着话筒安抚“您别急,我们马上派警”,一边将警情同步转发给青山市刑侦支队。彼时,刑侦支队队长张磊刚结束一场长达4小时的案情分析会,趴在办公桌上打盹,胳膊下压着的案卷还露着一角。手机震动的瞬间,他猛地惊醒,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就往停车场跑,嘴里反复念着:“望川古宅?顾炎武手稿?”在青山市待了15年,他对“望川古宅”熟得很——那是座蹲在半山腰的百年老宅子,去年刚挂上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的牌子;而顾炎武的手稿,随便一件都能在收藏圈掀起风浪,更别说还是带未公开批注的孤本。

我是当天早上7点被报社主编的电话叫醒的。“林薇,南麓镇望川古宅出大事了!周明远那部800万的顾炎武手稿被盗了,现场还留了个奇怪的青铜符号,你赶紧过去盯着,务必挖点独家出来!”主编的声音透着急切,尾音都劈了。我挂了电话,胡乱往包里塞了笔记本、录音笔和相机,连桌上的豆浆都没顾上喝,开车就往南麓镇赶。

从市区到南麓镇要走1小时40分钟的山路,越往山里走,路边的建筑越矮,从高楼变成了盖着黑瓦的农房,空气里混着泥土和桂花香。我握着方向盘,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周明远的信息——58岁,退休中学历史老师,痴迷古籍收藏30年,去年在上海的拍卖会上,他举着牌子跟人抢了20多轮,最后咬牙砸了800万,才把那部顾炎武手稿抱回来,这事当时在青山市收藏圈传了快一个月。至于望川古宅,是清光绪二十年建的,最早是盐商的私宅,民国时被富商沈万山扩建过,2010年被周明远买下来,花了近千万修复,听说宅子里藏着不少宝贝。

上午9点15分,我终于到了望川古宅门口。远远就看见黄色的警戒线拉了一圈,几个穿警服的警员站在门口,村民们挤在警戒线外探头探脑,议论声像一群嗡嗡的蜜蜂。“听说了吗?周老师家的宝贝被偷了,值好几百万呢!”“我早上来的时候,看见警察拿小刷子在地上刷,跟电视里一样!”“这宅子邪门得很,前几年就有人说晚上能听见女人哭,现在又出这事……”

我掏出记者证晃了晃,跟门口的警员说明来意,顺利进了古宅。院子里,技术科的人蹲在地上勘查,白色手套在青砖上格外显眼,有人拿着放大镜凑在地上看,有人往物证袋里装东西。张磊队长站在院子中央,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,手里攥着个笔记本,时不时跟身边的警员低声交代几句。我刚想上前打招呼,就看见一个穿深色中山装的男人从屋里走出来——头发花白,脸色白得像纸,眼窝陷进去一大块,走起路来脚步发飘,正是周明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