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极致的安静。
不是没有声音的那种安静。冰箱的压缩机还在嗡嗡低鸣,楼上隐约传来拖鞋走动的声音。是另一种安静。仿佛整个空间被一种无形的罩子扣住了,所有的声音传到我耳朵里,都隔了一层,变得模糊、失真。
而且,冷。
我裹紧外套,那是一种从房间内部弥漫出来的、阴森的、不属于这个季节的寒意。空调没开,暖气更不可能有。
我咽了口唾沫,喉咙干涩得发疼。目光落在怀里的纸袋上。
它还在。这不是幻觉。
我连滚带爬地冲到客厅中央,几乎是粗暴地将纸袋里的册子抖落出来。它掉在咖啡桌上,发出沉闷的一声。
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它了。找来一把水果刀,用刀尖小心翼翼地,挑开了扉页。
那行血字还在。
黏稠,暗红,笔画扭曲癫狂。在室内昏暗的光线下,它甚至显得更加新鲜了,仿佛刚刚书写完成,下一秒就要沿着纸的纤维流淌下来。
我死死盯着它,眼球干涩,几乎忘了眨眼。
“体验名额已转让,恭喜您正式成为规则本身。”
转让……给谁?谁接手了这个该死的“体验名额”?
我成了规则?什么规则?怎么运作?
无数的疑问像毒蛇一样啃噬着我的理智。恐惧依旧冰冷,但一种焦灼的、近乎疯狂的求知欲(或者说,求生欲)猛地冒了出来。
我必须知道!我必须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!
我用刀尖继续翻页,动作僵硬而谨慎,仿佛在拆解一颗诡雷。
后面的页面,依旧是那些印刷粗糙、内容荒诞的“都市传说体验指南”。文字幼稚,配图可笑。
“……若午夜时分,听到隔壁空屋传来拍皮球声,请于门口放置一碗生米,可保一夜安宁。(切记:米若变黑,立即离开,切勿回头)”
“……独自乘坐电梯时,若发现多出一个不存在的楼层按钮,切勿按下。可尝试对电梯镜面说出三个不同的谎言,按钮或会消失。”
荒诞,可笑,像是地摊文学里拼凑出来的三流鬼故事。
可是,阿斌死了,老赵死了,那些念叨着数字和我名字的人都死了。
我的目光扫过一条条“指南”,心脏一下下沉重地撞击着胸腔。
忽然,我的视线在其中一页顿住。
这一页的规则,似乎和前面的有些微不同。描述的是一种叫做“窗外的窥视者”的现象。
文字依旧粗糙,但在规则的末尾,空白处,多了一行极浅、极淡的铅笔字迹,像是有人随手写下的笔记,又像是印刷时不小心沾上的污渍,不仔细看几乎会忽略过去:
“……窥视者厌弃金属摩擦之音。”
我猛地抬起头,视线射向客厅的窗户。
厚重的窗帘将窗户遮得严严实实。
但就在刚才那一瞬间,我好像……听到了一丝极细微的声响。
像是……指甲轻轻划过玻璃?
嘶啦……
极其轻微,若有若无,混合在冰箱的嗡鸣和我的心跳声中,几乎像是错觉。
我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,呼吸停滞,耳朵竖了起来,捕捉着空气中的任何一丝震动。
没有了。
什么都没有。只有死一般的寂静重新包裹过来。
是错觉。一定是神经过于紧张产生的错觉。我试图这样告诉自己,但后背的寒毛却一根接一根地立了起来。一种强烈的、被窥视的感觉,黏腻地附着在那厚重的窗帘之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