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提了李铁匠的名头,反倒更嚣张!" 王二柱将碗重重掼在桌上,碗底磕出个豁口,"说 ' 便是李铁匠亲临,也得按新规办 '!还怪咱们抢了生意 —— 前些日子,农具贩子都改从咱们这买成品,不再找他买铁锭了。" 他抹了把脸,袖口蹭过嘴角时带出粗粝的茧子,"林兄弟,张老板放话,三日后若不按新价结账,连半块铁渣都拿不到!"
林默摩挲着铁砧凹陷处,那是千百次锻打留下的岁月痕迹。铁料关乎铁匠铺命脉,王记涨价意味着成本激增,若转嫁农户恐失客源,维持原价则利润微薄。现代供应链管理知识突然涌入脑海:单一供应商暗藏危机,必须开辟新渠道!可大唐冶铁工坊本就稀缺,方圆数十里内再无他选。他的目光扫过墙角堆着的残次品农具,突然想起典籍中记载的 "收旧立新" 之法。
"要不试试回收废铁?" 王二柱突然提议,压低声音道,"城西乱葬岗附近,听说散落着不少铁锅、铁钉,熔了兴许能用。" 林默眸光骤亮,这在现代工业司空见惯的操作,却因古人忌讳 "不洁" 而无人问津。"此计大妙!" 他抄起拐杖,杖头的铜箍在地上敲出清脆声响,"即刻动身,顺便探查有无可用铁器。"
乱葬岗荒草没膝,腐叶在脚下发出令人牙酸的碎裂声。王二柱瑟缩着裹紧衣襟:"林兄弟,这地方阴气太重,您在路口等候,我去捡拾便是。" 林默却弯腰拨开蒿草,腐殖土的腥气扑面而来。锈迹斑斑的铁锅露出半截,锅底焦痕诉说着往昔岁月。"熟铁材质,熔后足以打造农具。" 他用扁担撬动铁锅,掂量间估算出重量,"至少三斤。" 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枯枝断裂声。
日至中天,两人满载而归。布袋里除了破铁锅、断铁钉,还有半截锈蚀的马掌。林默的拐杖突然触到硬物,刨开浮土,竟是半截断裂的铁凿。"这是灌钢凿!" 沙哑嗓音惊得二人猛然回头,只见灰布短打的中年汉子背着工具箱立在荒草间,左眼下方的刀疤随着说话微微颤动。他手中把玩着块废铁,指节因常年握锤而变形,"此凿采用灌钢法锻造,刃口嵌钢,硬度是普通铁凿三倍有余,可惜断了柄,无人愿修。"
得知对方是被王记铁铺辞退的工匠秦六,林默心头一动,正欲开口,秦六却先抛出质疑:"你当真要用熟铁制农具?其熔点低易氧化,成品必然脆裂。" 他从工具箱掏出火折子,点燃枯草堆里的碎铁片,火苗舔舐间,铁片迅速泛出暗红,"瞧见没?这般纯度的熟铁,三锤必断。"
"熔铁时添加木炭粉隔绝空气,再以分层锻打之法去除杂质。" 林默将铁凿递还,目光诚恳,"秦师傅若肯屈就,愿以高于王记两成的工钱相待,三餐管饱,另有分红。" 他从怀中掏出前日打造的铁钉,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"您看这淬火工艺,若能得您指点,定能更上一层楼。"
秦六盯着那把铁凿,又望向他们身后的废铁堆,突然俯身取出工具箱内的小锉刀:"且试上一试!若此法可行,我便留下!" 他解下腰间酒葫芦猛灌一口,酒液顺着嘴角滴在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上,"丑话说在前头,若炼不出好铁,我扭头就走!"
回到铁匠铺,秦六立即展露精湛技艺。他把控熔铁火候,指导王二柱拉风箱时 "风要匀,忌急猛";林默则将红热铁块反复捶打,每一击都溅起星屑,随着水汽蒸腾,铁块愈发莹润。当秦六施展 "双液淬火",将烧至白亮的镰刀刃口先空冷后水冷时,林默终于明白他被辞退的缘由 —— 这般耗时耗力却能大幅提升品质的工艺,与王记铁铺的逐利之道格格不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