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

顾月婵随母亲去拜见许夫人时,镇远侯夫人与谢二娘子还未离开,许夫人看到她时,笑意明显淡了许多,唇角只维持着客套的弧度。

她心口微堵,竭力维持住笑意,随母亲叉手作揖。

许夫人浅笑道:“郑夫人,六娘子,坐下说话吧,不必多礼。”

待二人坐下后,婢女进屋奉上热茶。

顾月婵没什么喝茶的心思,只紧张地看了母亲两眼,有外人在场,阿娘应当不会立刻谈起婚约之事吧。

郑滢知道小女儿心气高,,当着她们的面,只随意谈些家常闲话。

厅内三位夫人皆出身世家,不管内心如何鄙夷对方,面上也是一派温和,让人瞧不出恶意来。

顾月婵规规矩矩地坐在母亲身旁,并不多言。

叶绪让婢女送来糕点,他亲手端过青瓷碗碟,坐到顾月婵身旁,殷勤介绍道:“六娘,这个桂花酥可媲美杏荣居的,你尝尝可喜欢,若是觉得好,我让人多做些,让你带回去。”

顾月婵看了一眼,手还未动,便听许夫人轻笑道:“二郎,顾家难道还能少了这点吃的,又不是打秋风的穷亲戚。”

叶绪以为自己说错了话,讷讷道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,只是六娘喜爱杏荣居的糕点,我这才……”

“好了,我明白你的意思。”许夫人打断他的话,似又想起什么,面上露出同情之色:“不过听闻顾家如今日子难过,侯爷也可惜,说是当年顾家大郎状元及第何等风光 ,只是天意弄人,现在没官可做倒成了小事,最怕有人在圣人面前进言,反倒让圣人记起不愉往事。天下脚下,诸事都需谨慎,走错一步都会万劫不复,郑夫人,阖家平安才是最紧要的。”

顾月婵听到此处,手指缩了一下。

会如此严重吗?

那她让道长在圣人面前为阿爹美言的请求,会不会害了爹爹?

她整个人都坐立不安起来,反倒没在意许夫人说这番话的深意。

郑滢心里却是明白,夫君回京后也拜访过旧日友人,所得消息全是不利之辞,她与夫君也没想过托长平侯的势来重入官场。

“是。”郑滢温婉笑道:“夫君也说,云州气候宜人,人情朴实,回到京都反倒不太适应,待这里事情解决完毕,便准备举家搬回云州。”

她望了眼不知在想什么的女儿,惆怅叹息:“只是六娘性情直率,我与夫君皆不放心她独留京都。”

顾月婵听到母亲提到她,懵懵地抬头,怎么她就要独留京都了?

许夫人不知她这番话是试探还是真心,假意宽慰道:“六娘成婚后,自有婆家照顾,郑夫人不必过于忧虑。”

叶绪也郑重道:“您放心,我一定好好照顾六娘,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的。”

郑滢浅淡一笑:“此事再说吧,今日宴会,我也不说那些惹人烦的话,过几日,我再来拜访夫人。”

许夫人若有所思地望了她片刻,难道这顾家人真如此识趣,竟不用她过多敲打。

如此也好,他们家若能主动提出退婚,不耽误她家二郎前途,她也不用去做那等子恶人,免得与侯爷二郎徒生龃龉。

与郑滢相对而坐的镇远侯夫人作壁上观,并不掺和她们家的事。

长平侯府想要与他们家结亲,合该拿出诚意,主动解决这门婚事,哪里用得着她费心,只是这顾家也属实可笑,在京都混不下去,灰溜溜地跑回云州,还要为自己贴层面皮,倒赖上京都气候。

因着母亲和许夫人的话,顾月婵整个宴会都心不在焉,也没精力去应付说话夹枪带棒的人,倒显得沉稳安静了许多。

宴会结束,坐到回程马车中,郑滢笑着夸赞了两句小女儿,又问夫君与长平侯谈得如何。

顾明途回道:“仲之问我有何打算,我已与他言明,不久将会返回云州,这门婚事许要重做打算,他并不同意,只道定会好好照顾朝朝。”

他看着小女儿懵懂的脸,语气和缓道:“朝朝,你可舍不得这门亲事?”

“阿爹,阿娘,你们为何要返回云州?”顾月婵紧张地坐正身子:“是,是怕圣人想起旧事,会对我们家不利吗?”

顾明途面色温和:“朝朝,这是爹爹要考虑的事情,若是你真心喜爱叶二郎,这门婚事也仍有商讨余地,圣人不是心胸狭窄之人,我们不会有事,只是京都乃是非之地,我与你阿娘不适宜长久待在此处。”

顾明婵听懂了他的意思,嘴角一撇,眼眶瞬间红了。

“阿爹你还为圣人说话,若他真的宽仁,阿爹你又怎么会到处碰壁。”她用力眨了两下眼,逼退泪意:“侯夫人若是真的喜欢谢二娘子,那就让她做叶家的儿媳好了,我才不稀罕,云州的好儿郎多了去,女儿难道还缺人喜欢吗?”

顾明途叹息:“朝朝,不要意气用事,你还小,朝堂之上的事情错综复杂,圣人是大晋之主,掌生杀大权,底下人畏惧他,自然不敢以身犯险,这与圣人如何想并无干系。”

顾月婵哼了一声:“都是趋炎附势之辈,真是世态炎凉。”

坐在她对面的男童赞同点头:“阿姐说得是。”

顾明途板起脸:“清远,不要插嘴。”

顾清远肉肉的脸鼓动了一下,似是不服气,可到底没反驳。

顾月婵:“反正你们去哪里,我也去哪里。”

她此刻也不想什么面子问题了,她想,阿爹的话定是不想让她担心,不然为何要回云州。

祖父说过,阿爹从小读书用功,十八岁就考中状元,得先帝看重,连当时已是中书侍郎的外祖父都愿将嫡长女许配给他。

祖父当时脸上的骄傲神色仍未在她记忆中褪色。

回了云州,就意味着阿爹放弃了他过去的一切。

她想,定是因为阿爹意识到了京都的危险,不然,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。

顾明途目光犹豫地望着郑滢:“夫人觉得呢?”

“既然朝朝同意,那就这样吧。”郑滢按了按额角,缓解酸胀:“解除婚事应当会很顺利,回去后,我去与母亲说。”

顾明途皱眉:“回云州是我做的决定,母亲那里也该我去说,你去了反倒容易说不清。”

郑滢点头,没拒绝夫君的好意。

若是那叶二郎有点眼力,她此刻也不会如此轻易定下退婚之事。

连他母亲的言外之意都听不出来,只会傻乎乎地附和解释,她哪里敢让朝朝嫁入这样的人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