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他的手指上,那道细小的划痕还在,微微泛红。

一切都和他“昏迷”前一样。

可那梦境太过真实。

野地的血腥味,士兵的吼声,山石的粗糙触感,还有……那个叫苏挽晴的女子,她指尖的冰凉,她眼中的忧悒,她叹息时微微颤动的睫毛……

沈溯抬手按住心口,那里残留着一种清晰的、闷闷的痛感,仿佛真的失去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。

窗外,天快亮了。

都市的喧嚣开始隐隐传来。

他却久久地坐在那里,一动不动,试图抓住梦中那迅速褪色的碎片,却只徒劳地感受到一阵深不见底的怅惘和悲伤。

第二章:墨香旧札·再寻

那场“梦”后,沈溯的生活像是被投入一颗石子的湖面,表面平静,内里却涟漪不断。

他无法再专注于工作。

修复工具拿在手里,眼前却总是晃动着那双清澈含忧的眼睛和那个在夕阳下单薄的身影。

鼻尖仿佛还能嗅到战国荒野的血与火,以及山洞里淡淡的草木清香和……她身上极淡的、说不出的冷香。

“苏挽晴……”他无意识地在稿纸上写下这个名字,心脏随之又是一抽。

他开始疯狂地查阅资料。

博物馆的史料库,线上的数据库,所有关于战国时期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“苏”的记载。

他甚至托关系联系了几位研究战国小诸侯国的历史学家。

结果令人失望。

关于“苏”国的记载少得可怜,只零星散见于几卷竹简的注释和某些大国历史的边角料中。

只知道它地处几个大国夹缝之中,国力微弱,大约在战国中后期便湮灭于战火,连具体灭亡时间都语焉不详。

至于“苏挽晴”……更是大海捞针。

那个时代,女子的名字很少能载入史册。

但沈溯没有放弃。

一种强烈的直觉驱动着他,告诉他那不是梦,告诉他那个女子真实存在过。

他在一堆刚刚清理出来的、严重腐蚀的汉代竹简中,发现了一条极不起眼的记载。

那似乎是一份汉初方士的杂录,里面提到战国时苏国有一位公女,琴艺绝世,曾引百鸟来朝,但红颜薄命,在国家将亡之际,郁郁而终。

方士在杂录中感叹其才情,称其为“苏氏之明珠,蒙尘而逝,惜哉”。

没有名字。

但“琴艺绝世”、“公女”、“苏国”、“红颜薄命”……

这些词汇像一把把钥匙,撞得沈溯心口发疼。

会是她吗?

那个在山洞里放着一把古琴的女子?

下班后,他把自己关在公寓里。窗外下起了雨,淅淅沥沥,敲打着玻璃。

他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那枚古玉璜,在灯下反复摩挲。

冰凉的触感,却仿佛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。

“苏挽晴……”

他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,心脏的闷痛再次袭来,比任何一次都要清晰剧烈。

伴随着痛楚的,还有一种几乎要破胸而出的渴望。

再见她一次。

哪怕一次。

这个念头如同野草般疯长,瞬间攫取了他所有的理智。

他紧紧握住玉璜,指腹用力按压在那日被划破、已然愈合的细小疤痕上,仿佛这样就能再次建立起某种连接。

血液似乎都在向着掌心涌去,心跳如擂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