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

“师父在此稍候。”

“第一笔债……”

“我自己去讨。”

说罢,她魂体化作一道淡薄却决绝的青烟,径直投向那人间繁华地。

孙悟空那句“不劳师父”还噎在喉咙口,那缕青烟已决绝地投向人间。他火眼金睛一瞪,挠腮跺脚:“嘿!这丫头!翅膀还没硬就想单飞?讨债是这般讨的么?定要惹出乱子!”

话虽如此,他却并未立刻追赶,只将金箍棒变小了掏掏耳朵,呲牙咧嘴一番,身形一晃,化作一道极淡的金光,悄无声息地缀了上去。“俺倒要瞧瞧,你这阴损招式使得如何!”

黛玉所化青烟,掠过繁华市井,不入勾栏瓦舍,不沾朱门酒肉,径直奔向城西一处清贵坊巷。最终,于一户门庭颇为气派、却莫名透着一股陈腐压抑气息的宅邸前盘旋落下。

贾府?非也。此处乃是——国子监祭酒李府。

昔日,便是这位李守中李大人,在贾府家塾中兼任塾师,虽不常至,却对黛玉父亲林如海送女入学之事颇多微词,言道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“黛玉聪慧,更应谨守闺训,以免移了性情”。更在一次诗会后,对其“风露清愁”之句评为“过于机巧,失之敦厚”,隐隐指责其心术不正。此话传开,成了大观园中暗中讥讽黛玉“目下无尘”、“心比天高”的由头之一。

黛玉的魂体凝在李家祠堂的飞檐阴影下,冰冷的目光穿透窗棂,落在正在书房训子的李守中身上。李大人正捻着胡须,对埋头苦读的儿子谆谆教诲:“……读书须明理,理在圣贤书中,更在日用伦常间。切不可学那等轻浮之辈,吟风弄月,卖弄机巧,失了为人的根本!”

话音与他当年评价黛玉诗作时,如出一辙。

暗处的孙悟空听得直翻白眼,抓耳挠腮:“啰里啰嗦,比唐僧还烦!直接给他一棒子岂不干净?”

却见黛玉并未动怒。她只是微微阖眼,周身那古战场带来的惨烈煞气与寒潭炼化的阴蚀之力缓缓流转。她抬起手,指尖并非凝聚冰针,而是虚虚一引——引的是李家祠堂里那积聚了数代、沉重压抑的“规训”之气,引的是李守中话语里那些刻板僵硬的“道理”本身!

她将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!

一丝无形无质、却沉重如山的晦暗气息,混合着一缕极细微、几乎无法察觉的阴蚀黑煞,被她精准地弹出,悄无声息地渡入李守中体内。

李守中正说到“君子慎独”处,忽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,只觉得一股没由来的阴冷从脊椎骨窜起,耳边仿佛响起无数先祖严厉的训诫声,层层叠叠,压得他喘不过气。他眼前发花,看着面前恭顺的儿子,忽然觉得他坐姿不够端正,眼神不够敬畏,呼吸声……都带着轻浮!

“竖子!”李守中猛地一拍桌子,声音尖利得把自己都吓了一跳,“看你坐无坐相!眼神飘忽!心中在想什么龌龊勾当?!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?!”

儿子愕然抬头,吓得脸色发白:“父亲,我……”

“还敢顶嘴!”李守中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,往日恪守的风度荡然无存,竟顺手抄起桌上的戒尺,没头没脑地抽打过去!“我让你不肖!让你不肖!李家门风都要败在你手上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