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我咬了咬牙,用力推开了门 —— 里面空荡荡的,只有一个老旧的藤椅,放在窗户下面,藤椅上放着一个蓝布帕,正是祖母临终前攥着的那一块。窗户是开着的,雨丝飘进来,落在藤椅上,发出 “滴答” 的声音,原来刚才听到的 “滴答” 声,是雨珠落在藤椅上的声音。

我走进西厢房,手电筒的光扫过墙壁,发现墙壁上贴着几张泛黄的旧报纸,日期都是 1943 年的,上面报道着战乱的消息,角落里有个不起眼的小新闻:“某村童养媳失踪,疑遭意外”。

我伸手去揭报纸,却发现纸下的墙皮鼓了起来,用手指敲了敲,声音是空的,像是里面藏着什么东西。就在这时,手电筒的光突然晃了一下,我看到藤椅旁边的地上,有一个浅浅的脚印,很小,像是小孩的,脚印的边缘还残留着一点红泥,和老宅门口的泥土颜色一模一样。

我蹲下身,想仔细看看脚印,却突然感觉后颈一凉,像是有人在我耳边吹了口气。我猛地回头,手电筒的光扫过门口,什么都没有,只有风从窗户里灌进来,吹动了墙上的报纸,发出 “沙沙” 的声响,和之前听到的声音一模一样。

三、阁楼初响

第七天是祖母的头七,雨下得比之前更大,老宅里的烛火明明灭灭,像是随时会被风吹灭。三叔公来了,他提着一个竹篮,里面装着香烛、纸钱,还有一碗米饭,米饭上插着一双筷子,筷子直挺挺地立着 —— 这是村里给亡灵过七的规矩,说是让死者能回来吃最后一顿饭。

“阿栀,今晚你别待在正厅,也别去西厢房,就待在你奶奶的房间里,把这张符贴在门上。” 三叔公从怀里掏出一张黄色的符纸,上面画着看不懂的符咒,边缘处还沾着一点朱砂,“你奶奶头七回魂,怕会带回来不干净的东西,这符能挡一挡。”

我接过符纸,指尖碰到三叔公的手,他的手冰凉,像是刚从冷水里捞出来的:“三叔公,你是不是知道什么?关于招娣的事。”

三叔公的身体僵了一下,他走到供桌前,点燃三炷香,插在香炉里,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:“该知道的你早晚会知道,不该知道的别问。记住,今晚无论听到什么声音,都别开门,也别往外看。”

他没待多久就走了,离开前反复叮嘱我一定要把符贴好。我把符纸贴在祖母房间的门上,符纸刚贴上,就感觉一阵风从门缝里吹进来,符纸的边角微微动了动,像是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。

夜里,我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,夹杂着风声,像是有人在屋顶上奔跑。大约凌晨一点的时候,我突然听到阁楼传来 “笃、笃、笃” 的声音,像是有人在用木鱼敲打着地板,声音很轻,却在寂静的老宅里格外清晰,一下下敲在我的心上。

我想起三叔公的话,把被子蒙在头上,可那木鱼声却越来越近,像是从阁楼下来了,顺着楼梯一步步往下走,“笃、笃、笃” 的声音混着楼梯的 “吱呀” 声,听得人头皮发麻。

不知过了多久,木鱼声停了,取而代之的是轻微的脚步声,从正厅传到东厢房,又从东厢房传到西厢房,最后停在了我房间的门口。我屏住呼吸,听着门外的脚步声,心脏跳得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