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可转头家里盖牛棚,还是得请他来架梁。李老栓则说:“大柱是个苦命人,爹娘死得早,没人教他规矩。他本性不坏,就是嘴欠、好酒。”

有次村里的小孩掉进冰窟窿,是牛大柱跳下去把人救上来的。他自己冻得嘴唇发紫,却把小孩裹在棉袄里,跑去找郎中。

小孩的爹娘提着鸡蛋、腊肉来谢,他却只收了两个鸡蛋:“孩子没事就好,这些东西你们自己留着。” 可没过几天,他又在酒坊里喝醉了,跟人吵起来,把桌子都掀了。

村里人都说:“牛大柱啊,可惜了。”

至于可惜什么,谁也没有细说。

二、《鲁班经》的禁忌传说

牛大柱总说自己年少时在山里砍柴,捡到过一本残破的《鲁班经》。

那本书用黄麻纸装订,边角都磨破了,上面的字是用毛笔写的,有些地方还被虫蛀了。他说那本书里不光有木匠手艺的诀窍,还有收鬼捉妖的法门。

有次村里赵四家闹鬼,晚上总听见屋里有哭声,赵四吓得不敢在家住,搬到了儿子家。牛大柱听说后,提着墨斗、曲尺就去了。他在屋里转了一圈,指着房梁说:“这梁木是槐木,槐木招鬼,得用墨线镇住。” 他把墨斗线拉出来,在房梁上弹了三道墨线,又用曲尺量了量墙角,在门槛上放了一把斧头。

“好了,今晚再听听,要是还有哭声,你再来找我。” 他拍了拍赵四的肩膀说。

赵四将信将疑地回了家,当晚果然没听见哭声。后来他问牛大柱是怎么回事,牛大柱却神秘兮兮地说:“这是《鲁班经》里的法子,不能随便说。要是泄露了,会遭天谴的。”

村里人半信半疑,有人说他是装神弄鬼,也有人说他真的得了鲁班爷的真传。老秀才张先生是村里唯一读过书的人,他说:“《鲁班经》我倒是听说过,也叫《鲁班全书》,分上下两卷,上卷是木匠手艺,下卷是符咒法术。只是这书邪性得很,据说读了的人会犯‘五弊三缺’—— 鳏、寡、孤、独、残,钱、命、权缺一样。”

这话传到牛大柱耳朵里,他却满不在乎:“我一个光棍,无儿无女,孤就孤呗。只要有酒喝,有活干,怕啥?”

可村里的老人却私下嘀咕:“他这是犯了‘孤寡’的命。你看他快四十了,连个媳妇都没有,赚的钱不是喝酒就是给了山下的暗娼,这辈子怕是就这样了。”

牛大柱对《鲁班经》里的禁忌,却记得比谁都清楚。他说盖房子时,梁木不能用槐木、柳木,因为 “槐招鬼,柳招魂”;做家具时,不能在半夜动工,否则会惊动阴灵;给死人做棺材,不能用松木,因为松木易腐,会让死者不安。

有次邻村的王木匠给死人做棺材,用了松木,牛大柱听说后,特意跑过去骂他:“你是不是活腻了?松木做棺材,死者不安,会找你麻烦的!”

王木匠不以为然:“哪来那么多讲究?客户要松木,我总不能不做吧?”结果没过几天,王木匠就摔断了腿。

村里人都说,这是他犯了《鲁班经》的禁忌,遭了报应。

牛大柱却只是叹了口气: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”

只是没人知道,他的《鲁班经》到底是真是假。

有人说见过他在夜深人静时,坐在油灯下翻那本书,嘴里还念念有词;也有人说,他根本就是瞎编的,就是为了让人敬畏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