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聚光灯火辣辣地打在脸上,江程感觉自己的每一寸皮肤都在发烫。

台下,数百双眼睛看着他,那眼神里混杂着期盼、审视和一丝丝的怀疑,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压力,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冷汗,顺着他的额角滑下,浸湿了衣领。

他的大脑一片空白,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回响:怎么办?怎么办?怎么办?

坦白自己是个水货?

不行。

那样不仅会身败名裂,更会连累家人,让他们成为整个县城的笑柄。在这个注重荣誉和脸面的时代,那比杀了他还难受。

装晕倒?

太假了。刚才还被厂长握着手生龙活虎,现在就倒,傻子都知道有问题。

逃跑?

更不可能,门口估计都有人守着。

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,台下的寂静开始变得有些微妙。一些人开始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声像蚊子一样钻进江程的耳朵。

前排的李厂长眉头紧锁,眼神里的焦急几乎要溢出来。王副市长的脸上虽然还挂着微笑,但手指已经开始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。

不能再拖了!

江程深吸一口气,心中涌起一股豁出去的狠劲。

死就死吧!反正伸头是一刀,缩头也是一刀!

不就是做报告吗?不就是吹牛逼吗?

老子好歹也是在21世纪被无数PPT和项目汇报锤炼过的社畜,论“胡说八道”,谁怕谁啊!

想到这里,他心一横,索性破罐子破摔了。

他走到话筒前,清了清那干得快要冒烟的嗓子。

“咳。”

一声轻咳,通过话筒传遍了整个礼堂。

原本有些骚动的会场,瞬间再次安静下来。所有人的目光,重新聚焦。

江程挺直了腰板,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。他模仿着前世那些大公司老板开会时的派头,脸上挂上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,缓缓开口。

他的声音不大,但通过扩音设备,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。

“同志们,下午好。”

开场白平平无奇,台下的干部们礼貌性地点了点头。

江程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在开始之前,我想先问一个问题。我们纺织厂,是做什么的?”

这个问题一出,台下不少人愣住了,面面相觑。

这不是废话吗?纺织厂,当然是纺纱织布的。

李厂长也有些摸不着头脑,但还是下意识地回答道:“报告江专家,我们厂主要是生产棉纱、棉布,还有一些的确良产品。”

江程点了点头,没有看他,目光扫视全场,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。

“说得对,我们是生产布的。那么,我们过去的思路是什么?”

他自问自答,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断然。

“是生产导向!是我们生产什么,老百姓就得买什么!我们生产蓝布,大家就穿蓝衣服。我们生产黑布,大家就穿黑衣服。我们有什么,市场就接受什么。对不对?”

这番话,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。

国营大厂的逻辑,向来如此。他们负责生产,供销社负责销售,老百姓负责购买,这是一个雷打不动的链条。

台下,许多老工人和老干部,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。

王副市长和李厂长的眉头,却皱得更深了。他们隐约感觉到,这位江专家的话,没那么简单。

果然,江程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锐利起来。

“但是,同志们,时代变了!”

“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你生产什么,别人就必须买什么的时代了!现在,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思想观念也变了,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!我们不能再抱着老黄历不放,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!”

他停顿了一下,抛出了一个他从21世纪带来的,在这个时代听起来却无比新奇的词汇。

“我们必须要转变思路!从‘生产导向’,转变为‘用户导向’!”

“用户导向?”

台下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。

这个词太新鲜了,新鲜到大部分人都没听懂。

“什么叫用户导向?”江程加重了语气,一字一顿地解释道,“很简单!就是老百姓需要什么,我们就去生产什么!我们的眼睛,不能只盯着纺织机,要盯住市场,盯住每一个普通人!”

这番话,如同一块巨石投进了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千层浪。

“这……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我们是大厂,怎么能跟着老百姓的需求跑?”一个技术科的干部小声嘀咕。

“就是啊,市场需求千变万化,今天喜欢这个,明天喜欢那个,我们怎么跟得上?”

李厂长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。他觉得江程说得有几分道理,但又觉得这想法太离经叛道,完全颠覆了他们几十年来形成的生产观念。

江程将台下的反应尽收眼底,心里虽然慌得一批,但表面上却稳如老狗。

他知道,必须下猛药了。

“我知道,大家可能觉得这很难理解。那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,我们厂最大的客户是谁?是那些穿着中山装的干部?还是那些生活在城里的工人?”

他伸出一根手指,用力地向下一指。

“不!都不是!我们最大的市场,在广大的农村!在那些我们过去一直忽视的地方!我把这个,称之为‘下沉市场’!”

又一个新词!

台下的干部们赶紧低下头,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下“用户导向”和“下沉市场”这两个词,一边记,一边琢磨着其中的深意。

江程继续他的“胡说八道”:“我们不要总想着生产那些结实耐用的蓝布黑布,那些东西城里人可能已经穿腻了,农村人也想换换花样!年轻人喜欢什么?他们喜欢新潮,喜欢与众不同!我们可以做什么?我们可以做文化衫!把流行的诗句、好看的图案印在T恤上!我们可以引进更多颜色的的确良,做成漂亮的连衣裙!”

“文化衫?”、“连衣裙?”

这些词汇,对于厂里的工人来说,简直像是天方夜谭。

但一些年轻的工人和技术员,眼睛里却开始冒出光来。

江程越说越顺,反正都是吹牛,干脆就吹个大的。

“还有,我们不能只把自己当成一个生产布料的工厂!这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观念!我们要记住,我们的厂,不应该只是一个厂!”

他深吸一口气,用一种近乎布道般的语气,掷地有声地说道:

“它应该是一个品牌!一个有故事、有价值的品牌!”

“品牌?”

这个词,比刚才那几个词更加震撼。

在场的所有人,包括王副市长在内,都露出了茫然又震惊的表情。

品牌是什么?商标他们懂,但品牌……这又是什么洋玩意儿?

江程看着他们的表情,心里暗爽。

要的就是这个效果!

他故作高深地解释道:“品牌,就是我们产品的名字,更是我们的信誉和承诺!当人们提到‘昌城纺织厂’,他们想到的不应该只是一块布,而应该是‘质量最好’、‘最时髦’、‘最值得信赖’的代名词!这,就是品牌价值!”

“有了品牌,我们才能有议价权!有了品牌,我们才能摆脱低级的价格竞争!我们甚至可以围绕这个品牌,开发出不同的产品线,形成一个‘产品矩阵’!有高端的,卖给追求品质的城里人;有中端的,满足大众需求;有低端的,快速占领我们的‘下沉市场’!”

“用户导向”、“下沉市场”、“品牌价值”、“产品矩阵”……

一个个闻所未闻的新名词,像一颗颗重磅炸弹,在礼堂里炸响。

整个会场,从最初的窃窃私语,到中途的震惊茫然,再到此刻,已经陷入了一片死寂。

所有人都被江程描绘出的那个宏大而新奇的商业蓝图给震住了。

他们的大脑在飞速运转,试图理解和消化这些颠覆性的概念。

李厂长呆呆地坐在那里,嘴巴微张,手里的钢笔不知何时已经掉在了地上。他搞了一辈子生产,第一次听说工厂还能这么搞。

技术员们在笔记本上疯狂地记录,恨不得把江程的每一句话都刻在脑子里。

工人们则在兴奋地小声讨论着“文化衫”和“漂亮裙子”,仿佛已经看到了厂子起死回生的那一天。

江程讲完了。

他把能想到的、后世那些烂大街的商业概念,一口气全抛了出来。

他看着台下寂静的人群,心里七上八下的。

完了,这次牛逼吹得太大了。

又是下沉又是矩阵的,他们肯定听不懂,估计要把我当成说胡话的疯子,直接叉出去了。

他已经做好了被当场揭穿,然后扭送派出所的心理准备。

时间,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。

一秒。

两秒。

三秒。

就在江程的心沉入谷底,准备迎接命运的审判时——

“啪!”

一声清脆的响声,打破了寂静。

是王副市长!

他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,脸涨得通红,不是因为愤怒,而是因为极度的激动!

他高高地举起双手,用力地鼓掌!

“深刻!太深刻了!”

他激动地对着全场大喊,声音甚至有些颤抖:“江专家的一席话,真是振聋发聩,发人深省啊!为我们拨开了迷雾,指明了方向!”

他的话音未落,李厂长也如梦初醒,猛地站起来,跟着用力鼓掌。

下一秒。

“哗——”

雷鸣般的掌声,如同山崩海啸,瞬间席卷了整个大礼堂!

比刚才欢迎时热烈十倍,百倍!

所有人都站了起来,拼命地鼓掌,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崇拜的神情。他们看着台上那个身形略显单薄的年轻人,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感激。

他们或许没有完全听懂那些新名词的含义,但他们听懂了一件事——

这个从美利坚回来的年轻人,有真本事!

他说的,是能救活厂子的金玉良言!

江程站在台上,被这突如其来的、山呼海啸般的热情给彻底搞懵了。

啥玩意儿?

这就……悟了?

我就是随便胡诌了几句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常识啊!

你们这脑补能力也太强了吧!

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激动到扭曲的脸,江程第一次对这个时代人民的淳朴和……想象力,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
他感觉,事情好像正在朝着一个他完全无法控制的方向,狂奔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