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暮色启航
暮色四合,天光渐隐,江面上不知何时漫起了乳白色的薄雾,如轻纱般笼罩着蜿蜒河道,将远山近水都染上一层朦胧。一条双桅船正缓缓离岸,船身吃水颇深,随着水流轻轻摇晃,发出吱呀作响的声音,仿佛一个疲惫的旅人。甲板上堆满箱笼行头,刀枪剑戟等道具用油布仔细遮盖着,几个沉重的衣箱用麻绳牢牢固定,随着船身摆动有节奏地磕碰着甲板。桅杆上悬着一面褪色旗子,绣着“金家班”三字,虽经岁月洗礼,金线绣成的字样仍在夕阳余晖中闪着微弱光芒,如同不肯熄灭的信念。
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戏班船,载着二十来个江湖艺人,连同他们的家当与梦想,正沿着蜿蜒河道向下游城镇驶去。船老大站在舵前,眯着眼睛辨识水势,古铜色的脸上刻满风霜。两个学徒在船头测量水深,不时报出数字,声音在静谧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晰。
班主金三爷立在船头,花白的鬓角被江风吹乱,望着渐暗的天色皱眉。他年近五十,身材精瘦,眼角刻着岁月与风霜留下的痕迹,但一双眼睛仍明亮有神,透着江湖艺人的精明与坚韧。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已经磨出包浆的船栏,那里不知留下过多少代戏班人的手泽。
“爹,江风凉,进舱用饭吧。”女儿金凤走来,将一件半旧外衣披在他肩上。她年方十八,已是金家班的台柱子,唱念做打样样精通。金凤眉眼如画,肌肤因长年奔波呈健康的蜜色,一头青丝简单挽成髻,插着一根梨木簪子,虽无华丽装饰,却自有一股清水出芙蓉的天然风韵。因长年漂泊,她眉宇间带着几分江湖儿女的英气,行动时步态轻盈,分明是练过身段的,每一个转身都带着舞台上的韵律感。
金三爷回头看了眼女儿,叹气道:“这水路我走了半辈子,今晚却总觉得心神不宁。你看那水面,平静得反常。”他抬手一指,指尖微微发颤。
金凤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。江水在暮色中呈深黑色,平滑如镜,几乎不见波纹。远处山峦轮廓渐渐模糊,与天色融为一体。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,发出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,又很快被无边的宁静吞没。
“怕是连唱三天大戏累着了。”金凤宽慰道,其实自己心中也莫名有些发紧,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揪住了心口,“吃过饭您早点歇着,我和师兄们守夜。明日河口镇庙会可是一年一度的大场面,您得养足精神。”
金三爷点点头,又望了眼已然完全沉入山后的夕阳,余晖将天际染成一抹凄艳的绯红,这才随女儿走向船舱。他的脚步有些迟疑,仿佛不愿离开这片愈发诡异的水域。
舱内,戏班众人围坐用饭。大锅炖的杂鱼汤热气腾腾,就着粗面馍馍,已是漂泊艺人难得的热乎饭食。桌上油灯随船身摇晃,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,将那些熟悉的面孔照得有些陌生。
“小豆子,别光喝汤,吃块鱼肉。”饰演老生的陈叔给 youngest apprentice 夹了块鱼腹肉,语气慈祥。
小豆子刚满十三,入行最晚,个头瘦小,一双眼睛却大而明亮,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。他连声道谢,吃得津津有味。武生阿强坐在他对面,二十出头的年纪,肩宽腰窄,一身结实的肌肉将戏服撑得饱满,正大口咬着馍馍,咀嚼声有力而规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