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李伟觉得,最近女朋友陈雪有点怪,像是一段运行良好已久的代码,突然开始出现难以捉摸的、间歇性的报错。
这种“怪”,并非狂风暴雨,而是梅雨季节般绵密细微的潮湿感,无处不在,又难以明确指出具体是哪一滴水珠造成了不适。
他是做后端开发的,擅长逻辑与抽象,习惯将问题分解成可处理的模块。但对于陈雪的变化,他最初的诊断是“近期工作繁忙,陪伴不足导致的兼容性下降”。于是,他启动了预设的“关怀协议”。
他订了每周一送的鲜花,不再是简单的红玫瑰,而是根据小红书攻略,选择了更具“氛围感”的洋牡丹、郁金香或喷泉草搭配。他记得她提过一句同事背了某款腋下包很好看,便默默记下牌子,在发季度奖的那个周末,拉着她“偶然”逛到专柜,故作惊喜地买下。他甚至推掉了至关重要的、与架构师讨论技术选型的周末加班,陪她去看了那部豆瓣评分只有5.8分的爱情电影,并在黑暗中强忍睡意,努力记住那些拗口的男主角名字,以备后续聊天之需。
然而,他的“补丁”似乎总是打偏了地方,甚至引发了新的“冲突”。
“这花的颜色……是不是太鲜艳了点?放办公室好像有点突兀。”陈雪修剪着花枝,语气听不出喜怒。
“这款包……好像不是真皮的?摸着感觉有点硬。”她试背了一下,对着镜子照了照,很快又放回了包装袋。
电影散场后,她评价:“你看得一点都不投入,一直在看手机,是不是觉得陪我来看很无聊?”
李伟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,像在调试一个没有日志输出的黑盒系统,输入明确,输出却总是不符合预期。他试图沟通:“小雪,是不是我最近哪里做得不好?你可以直接告诉我。”
陈雪总是眼神闪烁一下,然后摇摇头:“没有啊,你想多了。可能就是……最近有点累吧。”
真正的异常日志,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周四晚上。
陈雪在浴室洗澡,哗哗的水声是家里唯一的噪音源。李伟坐在沙发上,复盘着白天线上环境的一个诡异BUG。突然,沙发上陈雪的手机屏幕亮起,“叮咚”一声,打破了他的沉思。
发信人:徐明。
预览内容:“那说定了,周五晚上‘迷雾’酒吧,期待与你……”
后面的文字被折叠了。但“徐明”、“酒吧”、“期待”这几个关键词,像一串高亮显示的错误代码,瞬间刺入他的视线。
徐明。他知道这个人。陈雪公司隔壁部门的总监,年轻,据说能力出众,更重要的是,深谙“生活美学”。他的朋友圈是精心构筑的格调展示:米其林餐厅的摆拍、小众艺术展的打卡、健身房恰到好处的汗珠特写、以及不经意露出的豪车方向盘logo。李伟曾听陈雪提起过几次,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羡慕:“你看人家徐总,那才叫生活,我们这就叫生存。”
当时他只当是寻常的抱怨,一笑置之。此刻,这条信息却让那些模糊的印象变得尖锐起来。
几乎就在同时,茶几上陈雪的平板电脑“嗡嗡”振动起来,微信视频通话的邀请界面弹出,发起人正是那个活跃异常的群名——“仙女驻地球办事处”(成员:萌萌、小雅、露露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