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“林奶奶说,是双重曝光。” 夏至把账本翻到下一页,上面画着简单的草图,是古城墙和两个人影,“她在后面写了,1993 年拍的时候,特意在同一张底片上拍了两组画面,一组是那对情侣,一组是空镜头。”

“双重曝光?” 陈年的声音低了些,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样子,母亲抓着他的手,气息微弱:“胶卷里有我和你爸爸的合照,还有一个约定…… 你去古城找‘时光显影铺’,找到另一台相机,洗出胶卷,就知道你爸爸是谁了。”

窗外的雨突然大了,雨点砸在青石板上,声音裹着潮湿的风飘进来。夏至想起小柯带过来的紫藤花瓣,“老周是古城的修表匠,跟林奶奶认识几十年,说不定知道更多事。他刚才还特意叮嘱显影水温,应该是林奶奶以前跟他提过这卷胶卷。”

“老周?” 陈年的眼睛亮了,“是不是总坐在古城墙下修表,戴圆框老花镜,修表箱上贴满胶布的老人?我前几天拍纪录片见过他,他跟我说‘有些约定,得慢慢等,急不得’。”

小柯赶紧拿起墙角的雨伞,把其中一把递给陈年:“我跟你们一起去!奶奶以前总去老周叔的修表摊聊天,我小时候还跟着去过,听他们说过‘1993 年的胶卷’‘古城墙的约定’之类的话。”

三人撑着伞往古城墙走,雨丝斜斜地打在伞面上,伞骨上的水珠滴在青石板上,溅起细小的水花。老周的修表摊在城墙下的避雨亭里,台灯亮着暖黄的光,修表箱上果然贴满了胶布,旁边放着个搪瓷杯,里面泡着菊花茶。

“老周叔!” 夏至喊了一声。

老周抬起头,看见陈年手里的海鸥 DF-1,手里的镊子顿了顿,然后放下工具,拿起搪瓷杯喝了口茶:“陈小子,你妈妈还好吗?”

“我妈妈…… 去年走了。” 陈年的声音有点哽咽,他把相机递过去,指尖还沾着伞面上的雨水,“她让我来古城找这台相机,找我爸爸。”

老周接过相机,指尖摸了摸机身的磨痕,指腹在紫藤花贴纸上顿了顿:“你爸爸是陈建国,当年在古城的‘晨光照相馆’当摄影师,拍的照片可受欢迎了。1992 年跟你妈妈苏婉认识的,两人处得特别好,经常一起在古城墙下散步。1993 年夏天,你外公不同意他们在一起,逼你妈妈去南方。走之前,他们找林淑珍(林奶奶)拍了卷照片,就是这台相机里的。”

“那我爸爸呢?” 陈年的声音发颤,他盯着老周手里的相机,好像能从机身上看到父亲的影子,“他后来…… 去哪了?”

“你爸爸啊,” 老周把相机放在桌上,从修表箱的夹层里拿出张照片,照片边缘有点卷,是个穿白衬衫的男人,举着台海鸥 DF-1,站在古城墙前笑,“2018 年走的。他每年 6 月 15 号都来古城墙等你妈妈,一等就是二十五年,不管刮风下雨,都来。后来生病住院,走之前,他把这台相机交给林淑珍,说‘要是我儿子来问,就把这个给他,让他知道我没忘约定’。”

陈年的眼泪掉在照片上,晕开了男人衬衫的白。他想起母亲旧手帕上的紫藤花,想起锁骨上的纹身,突然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把贴纸贴在相机上 —— 那是他们爱情的记号,是没说出口的等。夏至看着他颤抖的肩膀,突然懂了林奶奶为什么要保管这台相机 —— 不是因为预知未来,只是想为一份没说完的爱情,留个念想,留个让后人找到答案的线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