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手似乎既想迷惑警方,又在潜意识里,或者故意,留下了一点挑战的意味。
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飘向那幅现场照片——红色绸缎上那半只孤零零的鸳鸯。
哀怨,分离,未完成…这更像是一种情感上的控诉,而不仅仅是生意上的嫉妒。
“老刘,”严嶙站起身,“死者林婉君的个人感情状况,深挖一下。这只鸳鸯,可能不只是嫉妒手艺那么简单。还有,重新仔细搜查现场,特别是门框、窗棂、气窗等可能潜入的地方,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痕迹。凶手未必是从门正常进入的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拿起那张门结的特写照片和那块“李”字碎布的照片:“安排一下,我要再次和那三位嫌疑人谈谈。这次,带上这些。”
针脚密布,线索纷杂。
真相仿佛被包裹在一团乱麻般的丝线里,需要找到那个正确的线头,轻轻一扯,才能让整个精心编织的谎言浮出水面。
(第4章 完)
第5章 碎布上的名字
技术科对那块从缝纫机压脚下取出的碎布进行了初步检验。
布料的质地是常见的劳动布,洗得有些发白,边缘毛糙,像是从一件旧衣服上撕下来的。
上面绣着的“李”字,用的是一般的棉线,针法粗糙,与林婉君或张翠兰精细的绣工相去甚远,更像是初学者或者匆忙之间的产物。
“这不像是在一件高级定制衣服上的标记。”痕检员汇报,“倒像是…工服上的名字标签,或者自己缝在工具包、工作围裙上的记号。”
“工服?工作围裙?”严嶙沉吟着。
裁缝铺里确实有几件深色的工作围裙,挂在墙上,但上面并没有绣名字。他立刻派人再次仔细搜查店铺和后屋。
这一次,搜查得更为彻底。
在一个存放废旧布料和杂物的箱子里,民警发现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但明显很旧的藏青色工装外套,款式老旧,洗得发白,肘部打着补丁。
而在外套的左胸口袋上方,赫然有一个用深蓝色线绣着的“李”字!
虽然绣工比那块碎布上的稍好一些,但风格明显一致,而且那个“李”字缺了一角——与现场发现的碎布形状完全吻合!
“这件衣服是谁的?”严嶙拿起衣服问道。
小学徒小芸被叫来,看到衣服,愣了一下,小声说:“这…这是张师傅…就是斜对面翠兰成衣张老板的衣服。好像是好多年前的了,她有时过来和师傅讨论针法样子,碰上脏活累活也会套一下,就放在这里备用的。师傅说反正旧了,也不值钱,就让她放这儿了。”
张翠兰的衣服?
上面的“李”字?
严嶙立刻想起老刘提过,张翠兰的亡夫姓李。
她是在自己的旧衣服上绣了亡夫的姓氏作为纪念?
而这块绣着“李”字的布,是从张翠兰的旧工服上撕下来的?
是谁撕的?
为什么出现在压脚下?
与此同时,对李凤英(阔太太)的深入调查也在进行。
面对警方再次上门询问昨晚行踪的压力,以及指出她之前供述矛盾的地方,李太太终于绷不住了,情绪激动地承认:“是!我昨晚是去了巧手裁缝铺!但我没杀人!”